現在的小孩子,不少都有一手鋼琴、街舞之類的特長,送孩子上興趣班也成了家長們樂此不疲的事。
我有一個3歲的侄兒,家里為了給他培養興趣,不惜花1萬多元買了一架鋼琴。然后,每個周末雷打不動地送他去上鋼琴培訓班。一去一回都要有人接送不說,學費也不便宜,一節課就要100多元?墒锹犖覌寢屨f,侄兒經常在家練琴練到哭!
孩子有興趣當然好啊,可這么小的男孩子,本來就頑皮,想看看動畫片、玩玩電動汽車。
而我3歲的時候呢,只會跳房子、捏泥巴,捉蜻蜓蝴蝶,壓根不會彈鋼琴、跳街舞什么的,一樣也長了這么大。
武漢泥泥姑娘
最近,有一個3歲的南京小女孩也在網上走“紅”,她2歲時還沒學會拿筷子,就開始學拉小提琴。孩子上興趣班的話題,經騰訊微博和武漢一家親子社區轉發后,受到了眾多網友的關注。
“玩”興趣的孩子最快樂
孩子沒個玩伴,報個興趣班只當是去玩的。一些家長如是說,只要孩子玩得開心,學到多少并不在意。
網友“fqin122”的孩子3歲半學畫畫,4歲多學跳舞,不帶什么任務,小家伙的興致還蠻高。“可愛風”的孩子從小愛跟著音樂手舞足蹈,兩歲半起在地板上打滾:“你不讓我去學跳舞,我就天天打滾……”于是家長“妥協”了。
“被興趣”的孩子傷不起
強扭的瓜不甜。這也是一部分讀者的心聲。“我曾去一位朋友家,三四歲的孩子給我們演奏鋼琴,彈錯一個音符,就被媽媽用尺子打得哭,還得繼續彈。”網友“小白小豬愛妞妞”說,“被興趣”的孩子真可憐。“晨晨的敗媽”則見過一個學琴三年的男孩,竟把mi認成了do,連中央C也找不到,甚至抵觸鋼琴。
網友“jianxue2599”感嘆,很多小孩子忙于上各種培訓班,想有個快樂的童年太難了。
望子成龍別“拔苗助長”
媽媽們望子成龍的愿望是好的,但拔苗助長只會適得其反。網友“vdbaby”說,逼著孩子學這學那,只會激發逆反心理。“在美國,小學四年級的孩子才開始學樂器。”網友“豆皮媽媽”說,如果不喜歡也可以不學。畢竟有興趣才能學得好。“靈芊芊”則認為,應該讓孩子多些快樂和自由,加強德行教育才是最關鍵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563654.html
相關閱讀:強勢母親對孩子的心靈傷害
家長18種做法毀掉孩子自尊
你剝奪了孩子創造表達愛的機會了嗎
你會吸引孩子和你說話嗎
怎樣對待早熟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