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不可不知的4個成長時間點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健康育兒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在寶寶成長中,有很多的驚喜與變化是媽媽始料未及的,尤其在一些成長時間點的變化。
輔食添加的時間點
很多媽媽都知道輔食添加應從寶寶4個月以后開始,其實,在寶寶2個月時,就可以讓他飽嘗蔬菜的味道了。
2個月喝果蔬汁
媽媽可以試著喂寶寶吃些菜汁和果汁,先給1湯匙,以后逐漸增至2~3湯匙,上下午各喂一次。
4個月品嘗蛋黃
菜汁、果汁從3湯匙逐漸增至5湯匙,分兩次喂。
此時,寶寶開始吃煮熟的蛋黃。從l/4只開始,將蛋黃壓碎放入米湯或奶中調勻后喂,等寶寶適應后逐漸增至1/2只。
從4個半月起給寶寶吃煮得很爛的無米粒的稀粥,每天1湯匙。消化情況好的話,再從5個月起每天喂2~3湯匙,粥里加半匙菜泥,分兩次喂。
半歲開始喝粥了
  煮熟的蛋黃增至每天1只,并過渡到蒸雞蛋羹,每天半只。
  粥由稀增至半稠,每天3湯匙,分兩次喂,逐步增加至5~6湯匙。
  粥中加菜泥1湯匙,可以稍加些調味品。
寶寶的輔食添加遵循“從少到多、從稀到稠、由細到粗、循序漸進”的原則,你只要把握這個原則,適時地調整輔食成分,就能保證寶寶各階段的營養需求。
訓練吃飯的時間點
開始訓練的時間
O~3歲是寶寶學習吃飯的最佳階段,不過還是要視牙齒發育的成熟度定,最好等20顆乳牙完全長出后,開始訓練寶寶吃飯。
準備工作
在吃飯訓練前,先協助寶寶訓練嘴部肌肉的咀嚼和吞咽能力,還有嘴部肌肉的協調度。
建議媽媽在寶寶4個月左右,開始添加粉狀或糊狀的輔食后,就可以為下一步的吃飯訓練做準備了。一般把學習飲食分為4個階段:
牛奶期出生~6個月母乳、嬰兒配方奶
咀嚼期6個月~1歲添加糊狀或粉末狀輔食
過渡期1~2歲固體的絞肉及較軟的塊狀蔬菜
成熟期3歲以上飲食安排如成人
吃飯時間需定點
寶寶剛開始吃飯時,先一日5餐,即早午晚三次正餐,上下午分別一次加餐點心。之后逐漸減為一日4餐至一日3餐。不能寶寶什么時候要吃就給他吃,看似按需供養,實際上你是在擾亂寶寶的生物鐘,破壞他的消化功能,最后必將造成消化不良、厭食、營養缺乏和發育障礙。
斷奶的最佳時間點
斷奶時間因人而宜
正常情況下,8~12個月的寶寶已長出了門齒,消化吸收能力增強,這時是斷奶的最好時機。一般在寶寶9~12個月時斷奶。在奶制品或其他代乳品缺乏的地區,斷奶可適當延遲至1歲半左右。
究竟寶寶幾個月大斷奶,不做硬性規定,而應按具體情況靈活掌握。如果母乳多就多喂一段時間,到1歲左右再斷奶。如果母乳少,寶寶又不愿吃奶制品及其他食品,則應早一點斷奶,提前到6個月就考慮斷奶吧。
母乳是最適合寶寶的營養品,非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母乳喂養至少要維持4個月。
斷奶不宜過晚
母乳對寶寶來說非常重要,但不是吃母乳的時間越長,越有利于寶寶健康成長。
隨著寶寶逐漸長大,母乳所供給的各種營養成分已不能滿足寶寶生長發育的需要,母乳質量也會逐漸下降,變得稀薄,到寶寶生后10個月,母乳中蛋白質的含量已不到出生時的一半,并缺乏維生素B12,這樣寶寶除營養不足外還會患缺乏維生素B12,所以,該斷奶時就要斷掉。
玩耍的時間點
玩耍是寶寶學會觀察、認識、理解、說話和活動的最佳“工具”,能促進智力發育。在成長過程中,需要保證寶寶每天有一定的玩樂時間。
戶外玩耍時間
上午10點以前是讓寶寶在戶外玩耍的最好時機。中午和下午不宜戶外,因為紫外線強、空氣污染重、花粉多。
不宜外出時間
中午和下午,要讓寶寶呆在家里,這有三個重要原因:
1.避開污染。尤其在城市,污染總是隨著一天中的時光推移而越發嚴重,有呼吸系統疾病的寶寶更要小心,污染的空氣會增加哮喘的發病率。
2.在春天和夏天,由于花草樹木常常是在中午以后釋放更多的花粉,所以過敏癥狀也會在下午變得更嚴重。
3.有調查表明,意外事故大都發生在下午。這個時候寶寶通常都容易疲憊,也就更容易摔倒。
時間隨季節適當調整
炎熱的夏季,寶寶易出汗、起痱子,心情也不好,游戲時間不可太長。冬季寶寶多在室內玩耍,而空氣較差,所以時間也不能太長,玩了5分鐘就要休息了。春秋氣候適宜,游戲次數和時間都可以適當增加。

更多細節,請關注《親子》(0-3歲育兒寶典)!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1287701.html

相關閱讀:寶寶鼻塞打噴嚏 可能是患過敏性鼻炎了
春季補鈣 謹防寶寶 重口味
春節幼兒安全健康問題早知道
如何緩解寶寶打針的疼痛
盛夏季節 預防寶寶中暑吃什么好?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