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孩子寫作業慢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對策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性格培養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說明]本文具體、詳盡地分析了不少家長經常遇到的“孩子作業慢”問題的原因與對策,原因分析細致,對策具體而有可操作性。如果你的孩子有同樣的問題,不妨耐心地看完,從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東西。
  文章提綱:
  一、條理性差——學習無方法。
  二、追求完美——橡皮綜合癥。
  三、學習基礎差——學習沒有興趣,學習有困難。
  四、被逼無奈——故意磨蹭。
  五、時間觀念差——不會管理時間。
  六、注意力不集中——無關動作多。
  七、協調性差——感統失調
  一、條理性差——學習無方法。
  洋洋今年上小學二年級,平時洋洋什么也不用操心,只管學習和寫作業就行。爸爸媽媽為了能讓他安心學習,每天都是準備好飯菜才叫他,平時吃什么、喝什么準備得一應俱全,就連刷牙時的牙膏也給他擠好了。上學前媽媽把書包、用具全準備好了,直接讓爸爸背著就去送他上學了,書包里裝的什么,恐怕洋洋自己都不知道。令爸爸媽媽痛苦的是他寫作業慢慢騰騰,有人陪著還好點,如果爸媽都忙的話,作業就會寫得一團糟,但更令他們頭疼的是,有時候洋洋根本不知道老師都布置了些什么作業。老師在批改作業時也發現他的作業經常不按照順序做,也不寫題號,根本弄不清是哪道題,所以有些題經常會做錯或漏做。
  洋洋媽媽經常被老師叫去,進行交流后媽媽也反映說洋洋在家做作業之前準備文具也是比較混亂。每次等到寫錯了,才發現沒有準備橡皮;鉛筆折斷了,才發現沒有準備削筆刀,一會兒拿這個一會兒拿那個,媽媽不耐煩了就吵:“怎么做事總是亂七八糟、丟三拉四的,就不能都準備好了嗎?”所以這中間來來回回就花去好多時間,本來是一個小時就能做完的作業,他就要花兩個小時甚至更多。爸爸媽媽真是想不通,他們各方面都已經做得很好了,怎么洋洋還是令他們這么失望呢!
  這是一個寫作業條理性比較差的典型案例。孩子寫作業時不知道有什么作業,對各科作業的先后順序不懂得合理安排,寫作業時文具準備不齊全,用到的時候才慌慌忙忙去找……這樣不能合理規劃,寫作業當然慢了!其實如果仔細觀察這類孩子,就會發現:他們在生活中也是這樣,丟三拉四,不懂得安排和規劃。其實孩子會這樣,責任完全在父母。其實孩子的磨蹭是父母一手包辦出來的。對于幾歲的孩子,家長往往缺乏耐心,覺得與其讓孩子做事,做得亂七八糟的,還不如幫孩子做更省時省力。這種包辦代替恰恰剝奪了孩子鍛煉的機會,時間一長,孩子養成了依賴的習慣,不愿意主動做事、想事,思維變懶,惰性越來越強。孩子一旦養成這種習慣,不管是在生活中還是在學習中,不管是自己能不能做的事情都會習慣性地依賴他人。如果父母不讓孩子自己考慮和承擔一些事情,孩子就不會獨立起來,條理性就會很差。
  對策:對于洋洋的學習狀況,父母要慢慢教會孩子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文具要事先準備好等。但這只能治標。真正要治本,要讓孩子做事在條理的話,還得在生活上和學習上全方位要求孩子,慢慢地從各方面放手,要讓孩子自己學著照顧自己,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學習,父母不要手太勤,忍不住幫孩子去做,甚至可以讓孩子適當幫父母做點家務,這樣孩子就會慢慢孌得能干起來,條理性也會越來越好。當然,孩子在做事的過程中,父母可以適當指導孩子做事的順序和條理。
  二、追求完美——橡皮綜合癥。
  蒙蒙是個二年級的女孩子,什么都好,作業工整,成績優秀。就是有一個毛病,寫作業特別慢,寫的字稍微有一點點不整齊或者不干凈的地方,她就會馬上擦掉重寫,有時甚至把本子擦破了,所以寫作業花的時間就長了。每次媽媽告訴她只有一兩個字不整齊不要緊,接著往下寫就是了,但是不行,蒙蒙非要擦了重寫,媽媽為此也很苦惱,想過很多辦法,還是不起多大作用。
  蒙蒙是天生的 “追求完美主義傾向”。但是有些孩子的寫作業慢卻是父母們無形中訓練出來的,許多父母本身就希望孩子樣樣都完美,樣樣都要求孩子做到最好,哪怕是孩子身上的一點小問題,父母也極力放大。比如作業:哪怕有一丁點兒不好的地方,父母都嚴格要求,要求孩子改好寫工整,這樣要求的最終結果,不是孩子寫作業慢就是對學習害怕。
  對策:對于這種老是喜歡使用橡皮,不停地擦來擦去的現象,心理學上稱之為“橡皮綜合癥”。原因是孩子學習壓力大,心情焦慮,怕出錯,對自己要求高或者是父母對孩子要求高造成的。對患有橡皮綜合癥的孩子,父母不要過多指責,也不要用打罵來糾正其不良行為,而要用獎勵手段進行強化訓練來達到目的。孩子在家做作業時盡量少用橡皮,如果作業本保持清潔、在一定時間內迅速準確地寫好字,就有一定獎勵。家中也可做一些簡單的“脫敏訓練”,即用獎勵的手段來強化訓練,督促孩子盡量少用橡皮,甚至不用橡皮。反之,如果孩子離不開橡皮,家長最好把橡皮沒收,經過一段時間的強化訓練,孩子依戀橡皮的壞習慣會逐漸得到糾正。
  三、學習基礎差——學習沒有興趣,學習有困難。
  這種孩子是因為因為學習基礎差,很多知識點沒弄懂,很多題目不會做,所以一讓他寫作業,他就頭疼,一個人干著自己頭疼的事,他當然不可能主動,當然是能拖則拖呀!
  還有的孩子,只想玩不想學習,對于作業能湊合就湊合,在學習上感受不到半點樂趣,實在逼得沒辦法了,才做點。如果你的孩子屬于這種類型,那么真正要解決的不是磨蹭的問題,而是怎么輔導孩子,讓孩子學習好起來,能跟上班。怎么讓孩子感受到學習的樂趣的問題。解決了孩子知識上的缺陷和學習興趣的問題,作業速度自然快了。
  對策:
  一、在孩子遇到不會做的題目怎么辦?有些孩子遇到自己不會做的題目就拿去問父母,問完之后再接著寫作業,再寫的時候就需要反應半天,自己剛才寫到哪兒了。剛坐下沒多久又遇到不會做的題目了,又拿去問。這樣來來回回折騰,時間就耽誤了!其實這樣做一方面會打斷做作業時的安靜氛圍和專心程度,造成走神;另一方面,會打斷孩子做題和寫作業的思維。所以建議父母,最好能教孩子如何調換順序做題。如果遇到不會做的題目,可以先做其他的題目,最后再做不會的題目,這樣就可以節省時間,也不會打斷孩子的思路。"
  二、對于孩子不懂的題目,父母給孩子補習。父母要了解孩子到底哪里沒弄懂,然后給孩子補上這部分不懂的知識,幫助孩子解決學習上的困難,盡快讓孩子跟上學校的學習進度,否則學習上就會掉隊!但要注意的是,不要全部一古腦兒講給孩子聽,而應是啟發孩子,最后還是要靠孩子自己做出來。孩子一旦知識點懂了,學習慢慢好起來,自然速度就快了。
  三、想方設法讓學習變得有趣起來,人就是這樣,對于喜歡的事、有趣的事都愿意快點做;而對于枯燥的事,不那么有趣的事,則能拖則拖,孩子如此,大人也如此,這是人的天性!所以,對于這類不大喜歡寫作業的孩子,父母要多想辦法,盡量調動孩子的寫作業興趣,比如:通過游戲的方式、競賽的方式來安排作業。比如:可以用計時的方式完成某一項作業,規定時間完成了就表揚或記一個“★”,得夠二十個“★”,就可以滿足孩子的一個愿望,比如去吃一頓肯德雞。
  四、被逼無奈——故意磨蹭。
  這是一種主觀的磨蹭,很多孩子屬于這種類型。怎么被逼無奈?被誰逼呢?當然是爸爸媽媽!現在的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生怕自己的孩子落后,希望孩子能做完學校的家庭作業后再多做些題目,能夠考到前幾名。所以,每天加了許多“媽媽作業”。孩子也不是省油的燈,聽聽一個孩子的說法吧:“快點寫作業?我為什么要快呀?寫完了我也不能出去玩,寫完了老師的作業,我還要寫媽媽布置的作業,寫完媽媽布置的作業,爸爸的作業又來了,總之就是沒有玩的時間……,還不如慢點寫呢!”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1297919.html

相關閱讀:10件小事毀掉孩子自信心!
父母教育孩子要避免的事情
父母不要怕孩子內向
沒有理想的孩子才會厭學
玩耍,是寶寶樂觀個性的催化劑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