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孩子一歲左右的時候就能夠說出兩到三個字的話了,但是也有很多孩子到了兩三歲還是不能開口說話。這是為什么呢?是什么導致了孩子開口說話晚的問題呢?小編告訴你。
導致孩子說話晚的原因
1.語言環境是否過于復雜
現在很多家庭里,語境不統一,如寶寶的奶奶說地方話,媽媽說廣東話,而爸爸說普通話。同時面對幾種不同的語言,讓處在語言敏感期的寶寶不知道自己究竟該跟誰學,他很可能會選擇不說。
2.包辦代替太多
很多“勤快”家長對孩子過分溺愛,讓寶寶懶于說話,失去了學說話的動力。如孩子想喝水,剛想張嘴提出要求,這時眼明手快的父母就已經把水杯遞了過去。時間久了,孩子就會形成惰性心理,不愿再張嘴說話,而是通過手勢和眼色來表達自己的需求。
3.缺乏交流
現在大多數家庭里都是老人帶孩子,而老人本來就話少喜靜,如果父母下班后再不和孩子進行充分的語言交流,那么孩子就會缺乏學習語言的情境,語言發展自然受影響。
4.對寶寶指責
很多家長都喜歡把自家寶寶和同齡寶寶做比較,如果當著外人批評寶寶說話不如別的小朋友清楚流利,甚至嘲笑寶寶讀音不準確,都會刺傷他的自尊心,讓寶寶對開口說話產生恐懼和厭惡心理。
5.家長要求過高
父母對寶寶說話的要求高,一旦寶寶出現錯誤,父母總是急于糾正他的發音,或催促寶寶趕緊改正,父母的這種行為導致適得其反的結果,無形中抑制了寶寶的表達欲望。
6.語速過快,難
父母說話速度偏快、偏長、偏于復雜,以致寶寶模仿困難。
7.聽力障礙
因為聽不到周圍的聲音,寶寶不具備學習發音的生理條件,也就不可能理解特定聲音所代表的意義,因而無法用語言交流。如果寶寶聽力異常發現臺灣,就會對寶寶智力,情緒能力的發展造成嚴重影響。
8.智力發育障礙
智力發育有障礙的寶寶語言發展也比同齡人差。
9.發音器官發育異常
在確認寶寶聽力完全正常之外,還需要進一步檢查寶寶的發音器官是否正常,以確定是否需要對其進行專門的發音與說話訓練。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1304577.html
相關閱讀:家長如何培養出能說會道的寶寶呢-
1歲7-8個月寶寶愛看的書
把孩子培養成一個演說家
孩子出現口吃時的教育對策
孩子發燒夜間如何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