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情商的人能夠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也能夠管理他人的情緒,具有讓復雜事情變簡單的能力。而高情商受家庭的影響非常大,所以,家長要從小培養寶寶的情商。
四部曲建立信任、強化好情緒:
1、建立安全信任感
0-l歲,此階段父母應經常與寶寶一起做各種游戲,教寶寶說簡單的話,盡量滿足寶寶急于探索世界的要求。此時,父母除了在生活上悉心照料寶寶之外,更需要在心理上、精神上安撫和關愛寶寶,讓他在懵懂中建立起對這個世界最初的信任感和安全感,為建樹平衡的個性打下良好的基礎。
2、強化并固定好情緒
2歲開始出現人生的“第一個反抗期”。開始分辨“你的東西”和“我的東西”,并拒絕和別人分享自己的東西。容易興奮,易怒。他開始會細分情緒,如開心時會大笑,而看見了媽媽會微笑。在此階段里,父母應幫助寶寶強化和固定好情緒,疏導不良情緒。
看見爸爸媽媽吵架,他們會在一旁哭;見母親情緒不好,也會安慰媽媽說“媽媽,笑笑”。此時,父母最重要的是要為孩子提供感受各種情感的機會,還要善于把孩子豐富且敏銳的情感引向好的方向,在潛移默化中促進其健康發展。
3、提供感受豐富情感的機會
3歲已經學會用哭以外的方式來表達他的要求,他會采用行動和語言來表達他內心的感受和興趣愛好。例如,寶寶尖聲大叫,說明他很不高興;而有打人舉動,則是心情已經很惡劣了。
4、建立快樂的人際互動
4-5歲的寶寶有了社會性的發展:親子關系、師生關系以及同伴之間的關系。
如果父母對孩子不夠關愛,會造成孩子的情感饑餓;如果孩子害怕老師,可能會對以后的上學產生情緒障礙;如果處理不好與別的小朋友之間的關系,那么孩子可能養成孤僻的性格。所以,父母不但要注意與孩子間的親子感情,同時也要關心孩子在幼兒園或在同伴面前的表現。
那么如何從小培養孩子的情商呢?
1、教育孩子學會生存能力
有一個故事,說的是一群在山里野餐的小孩子迷路,在潮濕饑餓中度過了恐怖的一夜,他們無望地失聲痛哭,“人們永遠也找不到我們了”一個孩子絕望地哭泣著說,“我們會死在這兒。”然而,一位11歲的小孩站了出來,“我不想死!”她堅定地說,“我爸爸說過,只要沿著小溪走,小溪會把我們帶到一條較大的小河,最終你一定會遇到一個小市鎮。我就打算沿著小溪走,你們可以跟著我走。”結果,他們在小孩的帶領下,勝利地穿出森林。也許人們會認為,像這樣的女孩生來就有才能,其實才能不是天生的,得益于其父的后天的教育。
2、培養忍耐力和自制力
許多孩子辦事虎頭蛇尾,缺乏意志和耐性,長大以后事業上也少有成功。那么怎樣培養孩子忍耐力呢?比如,幼小的孩子急于喝奶時,不要馬上滿足他,讓他哭一會兒,一邊慢慢和他說話,一邊拍他的后背,然后再給他吃,忍耐時間逐漸加長,從幾秒到幾分鐘;對每次都把零花錢很快花光的孩子,家長可以說:“如果你能忍住一星期不花零花錢,下周可以加倍給你,你可以攢起來買你需要的大東西了。”孩子遇到困難,家長不要馬上給他幫助,而是鼓勵他堅持一下,忍受挫折帶來的不愉快,很快就會成功的。
3、多接觸社會,經風雨見世面
有的家長很少讓孩子出門,擔心這擔心那。孩子看到生人就哭、就躲,長大后易敏感、退縮。有的小孩子自私自利,缺乏團結精神,因而也很少有朋友,長大以后也會因人際關系緊張,而影響才能的發揮。所以,孩子懂事時就要讓他適應新環境,對膽小的孩子鼓勵他多接觸人,或主動站起來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這一過程又叫脫敏。不給孩子機會,他的適應能力是不會自然萌發的。
4、培養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可是孩子對外界刺激是被動地接受,逐漸對周圍的一切感到好奇,都想嘗試去摸摸、看看、甚至會把玩具拆得七零八碎,這是一種求知欲的表現,也是獲得知識和技能的重要途徑。如果家長什么都不讓孩子動,不但使他失去了學習的機會,也會扼殺了他的積極性,將來你想讓他有興趣干點什么事,他也懶得動了。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家長對孩子感興趣的事,耐心地給以講解,或一起跑他玩。
5、讓孩子多動腦
一個男孩子因為腿短而無法爬上滑梯的第一級臺階,他央求媽媽把他抱上去,母親告訴他:“動動腦筋你就會有辦法的。”小男孩想了想:“把我的小推車拖到那兒,然后站上去。”“很好,去吧,孩子。”母親說。小男孩這樣做了,一切變得十分容易了。生活中有些事情,只要我們稍微留意一下,總會想出許多解決問題的辦法,因此要培養孩子勤于思考的習慣。
6、培養自信心和面對挫折的承受能力
一個在體操方面很有前途的12歲小孩來見總教練,總教練沒有當即讓她表演體操,而給了她4只飛鏢,要她投射到辦公室對面的靶子上。那個小女孩膽怯地說:“要是投不中呢?”教練告訴她:“你應該想到怎樣成功,而不是失敗。”小女孩反復練習,終于獲得成功。因此,在生活中,你應該告訴孩子,做任何一件事心里首先要想到成功,而不是失敗,相信自己成功的人才能取得成功。
7、保護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做錯事或壞東西在所難免的,不要老是數落孩子:“你怎么這樣不聽話!”“這個不能動,那個不能動”。這會傷害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不要怕孩子淘氣給你添麻煩,而要多考慮什么有益于孩子的心理成長,因為幼兒的心理健康主要是指其合理的需要和愿望得到滿足之后。情緒和社會化等方面所所表現出來的一種良好的心理狀態。家長也要克制自己簡單和粗暴的教育方式。如果真是不讓孩子玩某樣東西,應該用轉移注意力的方式把孩子的興趣轉移開。
8、給予鼓勵和支持
孩子的成長并不是一帆風順的,有成功也可能有失敗,甚至也可能有不切實際的幻想。在遇到困難和挫折時更需要鼓勵和支持,千萬不要潑冷水。盡管他們的夢想對你來說是那么稀奇古怪,你應高興的是他們擁有較強的幻想力,幻想力正是創造的導師。
9、培養孩子尊重他人,團結友愛和合作意識
社會是一個群體,任何一項事情光靠一個人單槍匹馬的奮斗是不可能實現的,必須依靠群體的力量,這就要學會同不同人打交道,并能取長補短。父母必須培養孩子與人合作的意識,訓練孩子的合作行為,增加孩子的合作能力。這首先要學會尊重他人,并善于團結和自己意見不同的人。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1315837.html
相關閱讀:家長18種做法毀掉孩子自尊
你剝奪了孩子創造表達愛的機會了嗎
你會吸引孩子和你說話嗎
怎樣對待早熟的孩子
強勢母親對孩子的心靈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