囟門小調
·河南省南陽市第一醫院楊鋒(副主任醫師)
寶寶的頭部有兩個囟門,即前囟和后囟。前囟,民間俗稱為“天門”。在大人的眼里,寶寶的囟門極為“金貴”,因為小小囟門是反映寶寶頭部發育和身體健康的一個重要窗口。
囟門的正常發育
正常情況下,寶寶的后囟門很小,不太引人注意,一般在寶寶出生后2~4個月時就關閉了。前囟是由額骨和頂骨的骨縫構成的,出生時其斜徑大約有1.5~2.5厘米。在出生后的數月里,因為頭部的發育,頭圍的逐漸增大,前囟門也會略微增大。寶寶6個月后,隨著顱骨逐漸發生骨化而漸漸變小,通常到了1~1歲半,前囟門就基本上閉合了。
常見6種囟門異常
1.囟門鼓起
正常的前囟門是平的,如果突然間鼓了起來,或逐漸變得飽滿,則是疾病及其他原因發出的信號。
提示與對策
①顱內感染。多見于各種腦膜炎、腦炎等疾病,因顱內壓力增高所致。
②顱內疾患。如顱內長了腫瘤,或是硬膜下有積液、積血等。
③藥物因素。如長時間給寶寶服用大劑量的魚肝油、維生素A等藥,可使寶寶的前囟門出現飽滿現象。
2.囟門凹陷
是指因疾病或其他原因致使囟門向下凹陷。
提示與對策
①急性脫水。常見于嚴重腹瀉、高熱出汗過多等。需立即為寶寶靜脈補充液體。
②營養不良。寶寶因長期營養不良,過度消瘦,前囟門也會出現凹陷現象。
3.囟門早閉
是指囟門在五六個月前過早閉合。
提示與對策
①腦發育不良。如果寶寶頭圍大小低于正常值,又有其他智力發育方面的異常,可能是腦發育不良。
②見于正常的寶寶。有的小寶寶長到5~6個月時,前囟門閉合或僅剩下指尖大小間隙,看似關閉,其實并未骨化,屬正,F象。
4.囟門遲閉
指寶寶已經超過18個月,前囟還未關閉。
提示與對策
①佝僂病。寶寶的額頂部出現對稱性顱骨圓突,俗稱“方顱”,嚴重時呈現馬鞍狀頭,頭圍增大。
②呆小病。主要是媽媽孕期缺碘,影響到胎兒的發育,出生后生長停滯,發育落后,囟門延遲閉合,智力低下,聾啞,身體矮小如侏儒。
5.囟門過大
是指寶寶出生后不久,前囟逐漸增大,可達4~5厘米。
提示與對策
①腦積水。最常見的是阻塞性腦積水,頭圍比正常寶寶增加2~3倍,前囟難閉,發育欠佳,智力遲滯,需及時請神經外科醫生做手術治療。
②先天性佝僂病。不但前囟大,而且后囟也大,正中的一條骨縫(矢狀縫)也較寬,將前后兩個囟門連通。
6.囟門過小
是指寶寶的前囟僅有手指尖大,或小得摸不到囟門。
提示與對策
①頭小畸形。多為顱骨早閉,尤其是矢狀縫早閉,可使寶寶的頭顱變長變窄,形成枕部突出、前額寬,前囟小。
②亦見于正常,但要定期測量頭圍,觀察在滿月前頭圍是否在正常范圍內。爸媽每個月或每兩個月都應檢查頭圍的增長速度。如果寶寶頭圍的發育正常,即使囟門偏小一些,也不會影響大腦的發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1336641.html
相關閱讀:如何緩解寶寶打針的疼痛
春節幼兒安全健康問題早知道
寶寶鼻塞打噴嚏 可能是患過敏性鼻炎了
盛夏季節 預防寶寶中暑吃什么好?
春季補鈣 謹防寶寶 重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