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寶貝的第一認知方式??聽覺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學齡前教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來自美國科學家的嬰兒聽力試驗

  研究人員對8個月、12個月、3歲和4歲嬰幼兒作了11項不同試驗。

  8個月和12個月嬰兒試驗組

  嬰兒坐在家長的腿上觀看投影(一張圖片配合一種聲音)。研究人員不斷重復聲音和圖像的組合,以加深嬰兒的印象,然后再改變組合中的聲音或圖像并觀察嬰兒的反應。結果發現,嬰兒在聽到熟悉的聲音時,并沒有對顯示的新圖像表示更多的關注;然而,當嬰兒聽到新的聲音時,不管顯現的是新的還是舊的圖像,他們看圖像的時間明顯增長。

  3歲幼兒實驗組

  研究人員發現,寶貝更傾向于聲音而不是圖像。當寶貝看到不熟悉的圖片時,會更加關注聲音。但當遇到熟悉的圖片與不熟悉的聲音時,則更加關注圖片。這表明,相對復雜的圖像信號能否引起寶貝注意的關鍵是熟悉與否。

  4歲幼兒實驗組

  研究人員在寶貝觀看一個幾何圖形與聲音的組合時告訴他們,必須記住這張圖片。接下來向他們展示第二個圖形聲音組合時,研究人員發現,寶貝如果聽到熟悉的聲音,并不能準確地辨別出新的圖形。而如果僅僅使用圖形,他們就能準確地指出被變換了的圖形。這表明,他們在辨別視覺信號上沒有困難,只是由于聲音信號的影響,寶貝對視覺信號的注意力才有所下降。

  研究發現

  嬰幼兒似乎一次只能對一項刺激做出反應,而這一刺激一般都是聲音,偶爾才是圖像。但成人可以同時處理聲像,并且更傾向于圖形信息�?梢�,寶貝在成長過程中慢慢加強了觀察圖像的能力。

  在所有實驗組中,嬰兒是對聲音最專心的,也就是說,年紀越低,聽覺系統的支配地位越明顯,這種對聲音的偏好,為寶貝的語言學習提供了幫助。研究人員表示,寶貝是不自覺地被聲音吸引,這并不受他們自身的控制。

  來自科學家的建議——怎樣發展寶貝的聽力認知

  胎兒期

  胎兒3個月時,就能聽到母親體內的聲音,5個月大的時候,聽力水平已接近成人,能聽到母親體外的聲音并做出反應。而且媽咪聲音的頻率是寶貝最喜歡、也是最適合于寶貝的,所以媽咪可以做的是:

  1、經常和胎兒說說話

  你可以把你看到的聽到的講給他聽,也可以把你的心情和感受告訴他,當然也可以給他講講故事,讀讀英語,讓寶貝能感受到你對他的愛。此外,媽咪話語中體現的喜悅或憤怒之情都能被寶貝所識別,可以說,媽咪的感覺就是寶貝的感覺,因此,媽咪保持愉快的心情對寶貝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2、經常給胎兒聽音樂

  你可以為寶貝選擇一些平和安詳的古典音樂,如《搖籃曲》、《獻給愛麗絲》,也可以自己為寶貝唱些好聽的歌,如果你是會彈奏樂器的媽咪,那寶貝就更能一飽耳福了。

  嬰兒期

  寶貝出生后,傳統的方法是把嬰兒和母親放在非常安靜的房間里,但現代科學證明,這樣不利于寶貝聽覺的發展,寶貝應該在更自然更真實的環境中。聽覺系統需要正確的刺激才能有最佳的發展,在第一年中,通過帶寶貝出去看新事物、聽新聲音,提供有豐富聽覺刺激的環境是很重要的。

  1、給寶貝一個有聲的環境

  家人的正�;顒訒a生各種聲音,如:走路聲、關開門聲、水聲、刷洗聲、掃地聲、說話聲等等,室外也能傳來許多聲音:車聲、人聲嘈雜得很。這些聲音會刺激嬰兒聽覺及認知水平的發展。

  2、用“媽咪音”與寶貝講話

  由于剛出生的寶貝對某些聲音具有本能的聽覺偏好,因此,當成人對嬰兒說話時,可以用一種相當特別的方式——媽咪音。就是說話時的語調要夸張一些,抑揚頓挫,語速緩慢、清晰,同時還會伴隨明確的動作或物品示范,還可以用疊音詞(肚肚、褂褂)等,這樣就比較能吸引寶貝的注意力。

  3、為寶貝提供更豐富的聲音感受

  除自然存在的聲音外,我們還可人為給寶貝提供更豐富的聲音環境。例如:給嬰兒買些有聲響的玩具——撥浪鼓、八音盒、會叫的鴨子等等。

  此外,可讓嬰兒聽音樂,有節奏的優美的樂曲給嬰兒安全感。他們會聽得很高興,當然,放音樂的時間要有節制,不能一早放到晚,另外也不宜選擇過于吵鬧的爵士樂等等。

  最好能和嬰兒說話,雖然這時他還不能應答,但是家人,特別是母親的親熱的話語,會使嬰兒感受到初步的感情交流。

  當母親面對嬰兒親切地說著、笑著、和嬰兒交談時,嬰兒會緊盯著母親的臉,似乎已懂得母親散發出的身體語言。

  4、玩聽力游戲

  你可以利用家中的空酸奶瓶、易拉罐、紙袋等,在里面放上彈珠蓋好,搖一搖,對寶貝說:“你聽聽彈珠的聲音。”

  然后把彈珠拿出來,放上紙屑,蓋好之后再搖給寶貝聽,問他:“聽聽紙片的聲音是什么樣子的?是不是像彈珠一樣吵呢?”當然,你還可以用布頭、大米等,凡是搖動時可以發出聲響的東西讓寶貝聽。這個小游戲看似簡單,但它對提高寶貝聽力的敏銳性有很大的幫助。

  爸媽最好是選擇不同的材料搖給寶貝聽,讓他能夠快而準地辨別出不同的聲音。

  5、去戶外“采集”聲音

  要多帶寶貝去戶外走走,向寶貝指出具體的聲音,公園里小鳥的叫聲、汽車的聲音,風的聲音。

  這些來自于自然界真實的聲音有助于改善寶貝的聽覺辨別能力,鍛煉他察覺出聲音之間差異的能力。

  幼兒

  隨著寶貝的長大,他的視野有了極大的開闊,活動范圍也大大增加了。他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更趨強烈,什么都要摸一摸、嘗一嘗,耳朵也正有待于接受更豐富的刺激。

  1、用豐富的詞匯啟發寶貝的聽覺智慧

  這時寶貝的聽覺敏銳,已經能夠明白很多詞語的含義。父母平時要經常與寶貝說話,語速不要太快。

  在與寶貝說話的過程中、要使用豐富的詞匯量來表達自己的含義,如果寶貝不明白,就解釋給他聽,并且反復使用這些詞語,盡可能地用正確的說法表達意思,引導寶貝對詞匯的敏感性。

  2、用動聽的音樂開發寶貝認知的潛能

  音樂以其優美的旋律及節奏對寶貝有著無限的吸引力。

  父母可以選擇幾首寶貝熟悉的兒歌,讓寶貝跟著音樂起舞。比如,在音樂的伴奏下,寶貝或是倒退著走、跑步,或是自己轉圈、蹲走、雙腳跳躍等。

  隨著曲調、節奏的變換,寶貝適時改變舞步,這些都可以提升寶貝的聽覺專注力、聽覺辨識力、聽覺認知力和聽覺記憶力。通過聽音樂,還可以幫助寶貝調整或發泄不良情緒。

  3、用美妙的故事引導寶貝學會傾聽

  聽故事也能幫助學會把注意力集中在人的聲音上,一個做不到這一點的寶貝,在以后的學習、閱讀方面會遇到非常大的困難。

  父母如果經常給寶貝朗讀故事,那么,寶貝的聽覺辨識力就會得到很好的發展,而這正是學會閱讀所必需的能力。在給寶貝講故事時,父母不要僅僅為了朗讀而朗讀,你可以融入一些簡單的活動于其中。

  比如,選擇一本適合寶貝自身體驗并且感興趣的書,讓他做一個活躍的聽眾,可以扮演書中的某個角色進行表演,這樣一來,通過聽故事給寶貝帶來的好處就不僅僅拘泥于促進聽覺的發展上了。

  4、用有趣的游戲觸動寶貝聽力的發展

  你可以在一天的任何時候,讓寶貝用心去發現各種聲音:早晨起來會聽到什么、街上有什么響聲、媽咪做飯時會有什么響動。

  睡覺的時候,你可以先用生動的語調講故事,然后慢慢轉成低沉、平和的語調,幫助寶貝入眠。

  還可以和寶貝一起傾聽大自然中的聲音:樹葉聲、風聲、雨聲、各種動物的叫聲等等,而且這些也都是與寶貝共同游戲的良好素材。

  寶貝聽覺發育的一般規律是什么?

  0-3個月

  剛出生的寶貝,中耳里還有羊水殘留,幾天后才能被完全吸收,此時寶貝并不能聽到微弱的聲音,但能聽到較大的聲響。如果突然出現60分貝以上的聲音,寶貝很容易受驚嚇,會全身抖動、眨眼、皺眉頭、前臂急速屈曲、兩手握拳、哭鬧、喘氣甚至停止進食。

  4-6個月

  寶貝開始能辨別媽咪的聲音。跟寶貝說話時,他可能會用眼睛注視你,或專注于聽你的聲音而停止其他動作,頭轉向聲源,表現出對熟悉聲音有感知的能力。

  7-11個月

  寶貝能主動向聲源方向轉頭,也就是有了辨別聲音方向的能力,聽到媽咪哄逗的聲音,可發出笑聲,有的寶貝甚至會聽從媽咪的指令做相應的動作。

  1歲-1歲半

  寶貝能按聽到的語言做出反應,當問到“鼻子”、“眼睛”、“嘴巴”在哪兒時,會用小手指出來。

  特別叮嚀

  寶貝出生后,父母要重視聽力篩查的結果,如果測試結果未達標,42天左右,還要進行聽力復查,如果依然未通過,3個月左右要進行聽力診斷性檢查,從而及時了解聽力障礙狀況。

  不管新生兒聽力損害的程度有多重,在出生6個月內和6個月后進行干預的效果前者明顯優于后者;對有聽力障礙的嬰幼兒,只要在6月齡前及早發現,并在此期間內接受干預,且患兒的認知能力正常,經過干預后,患兒的語言能力基本能達到正常水平。而且嬰幼兒的智力發育也明顯優于晚接受或未接受干預者,所以父母一定要重視新生兒的聽力篩查。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392829.html
八字精批2025运势命中贵人八字合婚

相關閱讀:幼兒學國學要“學之有道”
幼兒閱讀內容應簡潔淺白
我家有個乖苗苗
孩子學新事物家長應耐心
家有男孩,如何養更出色?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