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搶玩具也是寶寶與人溝通的一種方式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心理教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導讀:現代社會,多半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具備自信和良好的溝通能力,但要培養孩子與人交往的能力,家長切忌操之過急,既不要過度保護,也不要越俎代庖地幫孩子計劃好一切。

  調查顯示,在最希望孩子獲得的能力里,超過七成的家長選擇了自信和溝通能力。應用心理學副教授李凌博士說,這兩者都有利于孩子終身學習的社會能力,“但‘不要輸在起跑線上’的大氛圍下,許多家長仍為寶寶們創設了自己心中的成長模式,違背了孩子自然成長的規律,因此,引發了越來越多的兒童心理和社會交往的問題”。

  她給家長們支招,要培養孩子與人交往的能力,家長切忌操之過急,既不要過度保護,也不要越俎代庖地幫孩子計劃好一切。

  先在家中學著開口

  李凌說,培養人際溝通能力,不該只局限在學校,家庭和社會才是更廣闊的空間。父母首先要鼓勵孩子自我表達,“每個幼兒一開始都是只敢在最熟悉的人面前開口,比如爸爸媽媽等!彼ㄗh,可以選擇熟悉的場地,讓孩子開口,比如,先在家里人面前表現自己,說段小故事或唱支歌;漸漸的,當家里來客人時,可以讓孩子嘗試為大家表演,之后可以帶孩子到小區或朋友家中,與陌生人交談!皬氖煜さ侥吧,肯定會有一個害怕的過程!

  她提醒,幼兒的情感框架就是在與父母交流和共處中搭建起來了,會影響他未來的與人交往能力!暗行└改柑^依賴早教等社會培訓機構,有時候因為工作太忙,甚至把孩子‘外包’給這些機構。當親子相處時間越少,孩子沒有辦法得到幸福感時,他就極有可能不愿說話或變得性格內向。”

  千萬不要過度保護

  在幼兒園里,小朋友間時常會因為玩具或事物產生沖突,甚至吵架、打鬧。李凌說,孩子吵架,吵過就忘,但部分家長卻頗為“記仇”!坝械募议L會說出‘不要再和他玩’或‘他欺負你,他是壞人’之類的評價。殊不知,家長這樣做不僅是過度保護,并且人為地給孩子留下印象,把人簡單地分成了‘好人’和‘壞人’!

  李凌說,其實,吵鬧是孩子交往的一種方式,而且往往有利于他們交往能力的發展和心智的健康成長!凹议L不該簡單地充當法官,而是了解事情前因后果以及孩子內心想法,幫助他分析和解決問題!


  搶玩具也是種交往

  不少家長害怕孩子間產生沖突,一遇上孩子分配玩具不均的事件,往往息事寧人地說:“不要搶,我再給你買一件!崩盍枵f,家長千萬別做“和事佬”,其實這樣是扼殺了孩子與人交往的一次機會!昂⒆踊蛟S就在爭搶玩具的過程中,領悟到怎么才能與人溝通,并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

  她說,家長可以引導并告訴孩子正確的解決方法,讓孩子逐漸學會謙讓,比如,可以與小伙伴一起玩,或輪流玩!3歲前,幼兒都處于自我為中心的心理階段,此后才會逐漸學會與人溝通和交往。因此,家長不要懼怕沖突的發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396128.html

相關閱讀:你會吸引孩子和你說話嗎
家長18種做法毀掉孩子自尊
你剝奪了孩子創造表達愛的機會了嗎
怎樣對待早熟的孩子
強勢母親對孩子的心靈傷害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