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出生后的寶寶,各種能力都是需要培養的,而且各種能力的最佳培養時期也是不一樣的,如寶寶的視覺能力是從出生后3個月開始有的,一直到12個月才能全部發育完善,而寶寶的聽覺培養是從4個月開始的,一直到18個月發育完全,下面是詳細介紹:
關鍵時期:4-18個月
這個時期寶寶的情況
4-6個月的寶寶開始能辨別媽媽的聲音,跟寶寶說話時,他可能會用眼睛注視你,或專注于聽你的聲音而停止其它動作,頭轉向聲源,表現出對熟悉聲音有感知的能力。7-11個月的寶寶能主動向聲源方向轉頭,也就是有了辨別聲音方向的能力,聽到媽媽哄逗的聲音可發出笑聲,有的寶寶甚至會聽從媽媽的指令做出相應的動作。1歲-1歲半寶寶能按聽到的語言做成反應,當問到“鼻子”、“眼睛”、“嘴巴”在哪兒時,會用小手指出來。
專家建議:五個方法培養寶寶聽覺
① 借助日常生活進行綜合訓練:從寶寶出生后的第一個月開始,媽媽就可以給寶寶玩一些能發出柔和聲響的玩具,柔和、緩慢、優美的聲音會給寶寶帶來愉悅的感受;喝水前,媽媽可以對寶寶說“用小手試一試水杯,不燙了再喝”;玩積木時先對寶寶說“先取出一個或都取出來后再玩”;讓寶寶看圖時,媽媽可以一邊講故事,一邊讓寶寶指出圖片上的實物,讓寶寶做到耳聽、眼看、手動。
② 創造多種聲音的環境:在活動中為寶寶創造環境,如可以錄制一盤經常聽到的聲音的磁帶,像自來水的流水聲、房間里的腳步聲、常見動物的叫聲等經常放給寶寶聽,培養寶寶的傾聽習慣。常帶寶寶到動物園、公園等自然環境中去,聆聽動物的叫聲、流水聲等,都可以促進聽覺的發育。
③ 聽覺和視覺結合起來:2-3個月以后的寶寶已能將聽覺和視覺結合起來,當他聽到聲音時,頭就會轉向發音的方向,尋找聲源,你或許覺得這種動作是很自然的,但它會直接導致出重要結果,這是智力活動的進步。父母或家里人應經常有意識地走到寶寶面前,逗引寶寶注視自己的臉,然后把臉移到一側,并輕聲叫寶寶的名字,逗引寶寶的視線隨父母的臉移動。也可用搖鈴或能捏響的橡皮玩具發出聲音,逗引寶寶一面聽聲音,一面讓視線隨玩具移動。
④ 聽與說相結合:當寶寶開始咿呀學語時,要給他一個學習的環境,引導他發聲。媽媽可以教寶寶喊“爸爸”或“爺爺”,教寶寶怎么稱呼家里的親人,不管寶寶能不能聽懂媽媽說的話,都要教育寶寶懂得文明禮貌。
⑤ 音樂開啟聽力理解力:音樂有不同的節奏及不同的表現,如快慢、音色高低等,即使寶寶從簡單的兒歌音樂聽起,對于寶寶的聽覺辨識力也有正向的刺激,對于之后欣賞各色風格的音樂也能提高鑒賞力。父母陪寶寶傾聽音樂,態度一定要認真,不要隨便講話,讓他們養成安靜聽音樂的習慣?梢赃\用形象的玩具,幫助寶寶理解音樂的意義,增添聽音樂的趣味。如聽搖籃曲時,可懷抱布娃娃,做哄娃娃睡覺的動作。
培養寶寶的聽覺能力,不僅要把握好關鍵時期,在最佳時期培養寶寶的聽覺能力,而且正確的方法也是重要的,上面的五種方法就是育兒專家給出的正確的方法,家長們都來學習學習,更好地培養寶寶的多種能力吧!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401734.html
相關閱讀:寶寶鼻塞打噴嚏 可能是患過敏性鼻炎了
春節幼兒安全健康問題早知道
如何緩解寶寶打針的疼痛
盛夏季節 預防寶寶中暑吃什么好?
春季補鈣 謹防寶寶 重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