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興趣班時存在的誤區
誤區1.興趣班太多了
孩子有才藝才是最重要的,錢不是問題,孩子健康不是問題,最核心的是孩子上了興趣班沒,上的足夠多了嗎?有些父母在周末給孩子報了一個又一個興趣班,英語、影視表演、鋼琴、滾軸;孩子忙,父母也跟著一起忙。本來上一星期幼兒園就沒多少時間陪孩子,而周末又全用來上興趣班了。孩子其實并不是需要那么多興趣班,需要的只是與父母在一起的快樂時光。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是離不開親情的,父母是他們心理發展正常的基礎,今后容易與子女在心理上產生隔閡,難以溝通。如果忽視幼兒心理以及親情的交流,你會發現孩子變得不聽話、愛發脾氣等等。太多的興趣班只會打消孩子的學習積極性,更容易使孩子的身體發育不良,出現疲勞、厭倦等。父母還不如只選擇一兩項重點學,學會了再學其他項目。孩子如果在哪個項目上特別有潛力,就要多花時間重點培養。
誤區2.忽視生活中的教育
孩子的教育終歸要回到家庭中,父母才是孩子成長的基本保證。有些父母忽視生活才是真正的學習,對生活中的知識反而視而不見。孩子的興趣才是培養的關鍵。父母不考慮孩子感受,只從自己的觀點出發,一味地投資卻忽視孩子的感受。既然是興趣班,就一定要從興趣出發,只要孩子有興趣,就能自主學習,快樂地享受學習的樂趣。
誤區3:把自己的理想強加給孩子
將自己未實現的愿望都轉嫁給孩子,讓孩子替父母完成,這樣的孩子只是一個傀儡。有些父母有了孩子后,就把理想寄托在了孩子身上。比如一位父母,英語頂呱呱一直是他的夢想,他就讓孩子從小上英語班學習英語,而成績稍有不好就一通批評。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有權選擇做什么和不做什么。而父母自己的理想,還是自己努力去接近目標吧!如果大人把自己感興趣的強加給孩子,讓孩子擔負起父母的愿望,那孩子的負擔就太重了,孩子學習起來就是一個痛苦的過程。因此,應該尊重孩子的興趣,讓他挑選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對于感興趣的事,孩子能學得又快又好。
誤區4:只看結果,不看過程
孩子學習的過程比結果更重要。在學習的過程中,孩子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時開發出多方面的能力。孩子經過自身努力戰勝困難后的成就感也使他心情愉悅。貫穿在孩子學習過程中的這些品質,父母可能看不到,但卻對孩子的未來影響深遠。 既然是興趣班,就要根據孩子自己的興趣所在,讓孩子自己選擇,不要盲目的跟隨潮流,尊重孩子的意愿,孩子不愛學就不要勉強。父母要學習掌握教育寶寶的相關知識,對寶寶進行有計劃、有步驟的教育。父母應從讓寶寶小樹立正確的觀念,完善的心理素質。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413430.html
相關閱讀:如何幫助孩子發展藝術欣賞的能力
兒歌是兒童訓練語言的需要
給孩子報興趣班要避免的誤區
幼兒怎樣學英語更有效?
培養寶寶藝術氣息的6個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