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對孩子的重要性為何?
以心理醫師的角度來看,音樂和圖書一樣,也是很好的媒介與工具,而許多研究亦證實,音樂可提升學齡前幼兒的情緒穩定度,也能在適度的引導下,訓練孩子的專注能力,真的是好處多多。除了上述的優點外,音樂也能讓孩子學習欣賞、放松、律動、鍛煉與刺激他身體的感官,若將音樂與創造性的動作、舞蹈作配合,還可發揮他的想像力與創意。
常見的音樂類型有哪些?
陳玉馨表示,由應用面來看,我們可將音樂的應用分為五類:首先為欣賞、聆聽類(此類音樂可緩解孩子焦躁的情緒、幫助他放松、感受與欣賞音樂);歌唱(運用自己的聲音發出旋律,以訓練語言、咬字、口腔型態,及自己對聲音的敏感度和控制力);律動、游戲類(有助于肢體的延展、訓練想像力,亦可消耗精力);演奏樂器(訓練孩子對樂理、樂器的熟悉度,并在樂器演奏過程中獲得勝任感);創作(即與的利用不同旋律與節奏進行創作)。若以適合小小孩的音樂來看,又可細分為胎教音與幼兒音樂。胎教音樂如:孕婦音樂、胎兒音樂等,幼兒音樂則像是兒歌、童謠、純音樂、打擊樂等。無論是以何種方式區分,最重要的仍是找到孩子適合且喜歡的音樂方式給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525469.html
相關閱讀:如何幫助孩子發展藝術欣賞的能力
兒歌是兒童訓練語言的需要
幼兒怎樣學英語更有效?
培養寶寶藝術氣息的6個好方法
給孩子報興趣班要避免的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