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運用手語交流益處大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語言教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有很多的家長常常忽視了與孩子的手語交流。當寶寶用手比畫的時候,他們往往漠然視之。我認為家長這樣做無疑失去了與孩子最佳的交流機會,殊不知手語對幫助寶寶更早地表達自己的需求大有好處。

  在我看來,家長千萬不要把手語當作育兒的功利性手段,而應作為與寶寶進行親子溝通的一種形式,在有時間、有精力的前提下進行。這樣一來,父母就可以與寶寶在輕松和愉悅的狀態下進行交流了。

  在日常的生活中,家長與孩子進行手語交流,對孩子的智力發展可以起到積極的作用。小孩子不同的手勢,可以用來代表不同的意思,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可以一邊用語言說,一邊做出手勢來進行配合,久而久之,孩子就會理解父母手語所表示的意思。比如說把手反復握緊,張開,學作牧民擠奶狀,可以用來代表“牛奶”;拇指翹起,將手微屈成奶瓶狀,“倒”向嘴邊,是在表示“喝”的意思;當孩子的兩只小手聚攏、碰撞、分開,就代表“我還要,我還要”……  

  教育專家研究發現,小寶寶在還不會說話的時候,就具有理解父母手勢表達含義的能力了,當然,前提是父母要率先和孩子進行手語交流,并且持之以恒。其實家長與寶寶進行手語交流的過程,與其他的教育方法一樣,同樣可以起到引導他們交流思考、發展智力的作用。

  也許有的家長會有疑問,如果家長一直教寶寶進行手語表達,那么他們會不會只依賴手語來表達自己的意思,從而懶得開口講話呢?

  事實上,我所指的手語教育是和語言教育聯系在一起的。寶寶在學習運用手語過程中表現出了很強烈的好奇心,他們懂得用語言表達,手語只是作為一種輔助的手段出現的。當孩子學會說話之后,如果再加入手勢的輔助,表達也會更加生動。

  在孩子的黃金教育期,關于手語的教育非常關鍵。美國手語專家曾挑選140名11個月大的嬰兒進行手語教育。這次試驗的時間期限為一年,結束之后,手語專家們發覺這些寶寶已經達到27到28個月寶寶的語言能力,比同齡的寶寶的智力發育提前了3個月。專家們認為應該觀察長遠的學習效果,所以過了8年之后,他們再度對這些孩子進行了跟蹤調查,結果發現,這些曾經學習過寶寶手語的孩子平均智商比同齡孩子高出12個百分點。由此可見,手語教育在孩子的智力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與此同時,我在查閱大量的國外研究資料時發現,如果越早讓寶寶接觸手語,就越能讓寶寶更快地學會說話,越更能提高他們的智商。

  人的大腦大約有1000億個神經細胞,每個細胞又生長出多達2萬個樹狀的突觸以存儲信息。打個比喻,每個細胞就像一臺高功率的電腦。人類的言行模式是因為大腦突觸有相應的記憶,這就意味著人們接觸到的事物越多,大腦突觸就會生長得越密集,而突觸的密度越大,則智力的開發程度就會越高。當寶寶隨著家長一起用手語交流的時候,大腦中掌管語言的區域就獲得了很好的鍛煉機會,這種不斷的刺激會加強寶寶的認知能力及其他方面的智能,也就是說,將會大大提高孩子的智商。

  除了對孩子的智商有好處,對其他方面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

  手語可以讓不會說話的寶寶清楚地表達自己的需要,這樣一來,父母就可以盡快明白他們的意思,大大減輕了父母和寶寶之間由于缺乏溝通而造成的挫敗感,這對于提高寶寶的自信心是大有好處的。

  寶寶有表達需要的時候,往往因為無法表達而哭鬧不止,而家長面對寶寶的痛苦,又不知從何做起。這個時候,如果寶寶能用手語表達,那么將有助于父母對寶寶提供最及時和有效的幫助。

  當家長與寶寶進行溝通的時候,往往是面對面地進行的,這個時候,父母會和寶寶同時進行身體、心理、眼神等多方面的交流,這樣的情況下,寶寶與家長之間的溝通得到加強,同時也密切了親子關系。

  由于孩子的黃金教育期非常珍貴,一旦失去,機會再也無處可覓。因此,家長對孩子進行手語教學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選擇適當的時機,越早進行越好。手語其實也相當于一門語言,孩子越小,越容易接受,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大,他們接受的難度就會提高,所以還是及早進行為好。

  此外,手語的教育要和寶寶日常行為密切相關,要知道,嬰兒日常的生活基礎就是吃喝拉撒,所以應該從這些常見的教起,從科學教育的角度來講,寶寶總是更容易接受最常見,或者對他們最有幫助的手語。

  只要父母適當并且正確地對寶寶進行手語教育,那么將會給寶寶帶來意想不到的受益。因此,我建議家長一定要和寶寶盡早開始手語的交流訓練,到時候一定會感受到孩子給自己所帶來的驚喜。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448042.html

相關閱讀:把孩子培養成一個演說家
家長如何培養出能說會道的寶寶呢-
孩子出現口吃時的教育對策
孩子發燒夜間如何護理
1歲7-8個月寶寶愛看的書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