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專家:打孩子會破壞孩子歸屬感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兒童心理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同志,您好!

  我的孩子今年9歲,就要升四年級了,可是他不愛學習,回家也不寫作業,目前暑假作業都沒寫幾頁(就一年級的時候學習好)。而且愛說謊,愛頂嘴!我生氣的時候打他,他還還手,還罵人。目前我們已經不打他了,只有在太生氣的時候才打他!可能是以前打得太厲害了!您說這怎么辦?這樣的孩子怎么管?謝謝了!

  苦惱的家長

  這位家長,看到您的來信,我們能感受到您為人父母的不易與焦慮。我們咨詢了兒童心理專家,得到了他們的一些建議,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專家說:打孩子的危害很大,最大的弊端在于孩子歸屬感的缺失。兒童的心理核心是歸屬感,因為兒童生存所必需的穿衣吃飯,他自己解決不了,他必須有所歸屬。孩子歸屬感在誰那兒,他就愿意聽誰的話。

  要尊重和理解孩子。您在信中談到的都是他的缺點,說明您關注更多的是孩子的缺點。專家建議您換一個角度看孩子,由關注缺點到關注優點。

  具體做法是:您給自己定一個必須做到的任務,每天發現并記錄孩子一個優點,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優點,比如,玩的時候特別快樂,穿衣服一下就能穿上等等,堅持一段時間,您就會改變看待孩子的心態。

  專家認為,這項工作對孩子逐步調整自己的行為方式有很大的幫助,因為當家長認定孩子有缺點或優秀時,說話的語氣、聲調、表情等都會有差別,這種細微的差別會成為孩子成長變化的依據。美國心理學家庫利提出鏡子效應,即孩子是看著鏡子成長的:他在鏡子中看到自己什么樣,就會長成什么樣。當孩子在家長這面“鏡子”中看到自己優秀,他會越來越優秀。而孩子年齡越小,家長這面鏡子的影響越大。

  此外,您還應該認識到:全面開花的教育愿望是好的,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科學的。如果要求孩子各個方面都要改,他會覺得自己一無是處。這樣的話,孩子的成就感和歸屬感不容易確立,結果就是孩子受原有性格和習慣的控制更大,不容易改變自己的行為方式。因此要從最簡單、最微不足道、最容易改的地方開始。

  專家最后建議家長要重視以身作則。特別在培養孩子學習好習慣的初始階段,家長不能自己看電視,卻讓孩子埋頭學習,家長要帶頭表現出對學習的熱愛。孩子在任何方面有了微小的進步,家長都要給予夸獎和認同。孩子獲取了成就感,并能感受到家長注意到了自己的變化,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452801.html

相關閱讀:寶寶缺乏安全感的3個獨特的表現
測測寶寶心理健康程度.
孩子的恐懼與年齡有關
叛逆期的孩子要巧引導
媽媽要做解開孩子心結的好醫生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