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姆教授說,托兒所老師經常無法幫助幼兒調節和轉移壓力,因為兒童護理中心的主要功能是“為了保持群體的和諧,讓不規矩行為減少到最少”,而這樣做會損害兒童的長期情感發展。
蘭姆說,家長傍晚把孩子接回家后應當通過創造以孩子為中心的友好氣氛、鼓勵孩子早睡等手段為孩子解壓。蘭姆提到,在孩子最初上托兒所的幾周,家長可以爭取到托兒所與孩子共渡難關。他指出,在德國,家長會連續多天陪孩子適應托兒所的新環境;而在英國,“通常是父母把孩子放下后,走得越快越好”。
要善于給孩子解壓
蘭姆教授認為,社會上有輿論認為母親應當留在家中照看孩子,其實這并不是解決問題的真正途徑,父母應當做的是在送孩子上托兒所前和接孩子回家后為孩子“解壓”。
蘭姆教授說,托兒所老師經常無法幫助幼兒調節和轉移壓力,因為兒童護理中心的主要功能是“為了保持群體的和諧,讓不規矩行為減少到最少”,而這樣做會損害兒童的長期情感發展。
蘭姆說,家長傍晚把孩子接回家后應當通過創造以孩子為中心的友好氣氛、鼓勵孩子早睡等手段為孩子解壓。蘭姆提到,在孩子最初上托兒所的幾周,家長可以爭取到托兒所與孩子共渡難關。他指出,在德國,家長會連續多天陪孩子適應托兒所的新環境;而在英國,“通常是父母把孩子放下后,走得越快越好”。
“我們的孩子沒了真正的童年”
英國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許多英國家長對子女童年環境和游戲方式的改變憂心忡忡,他們認為孩子們失去了自己小時候擁有的“真正的童年”。
研究人員調查了4000名10歲以下孩子的父母,讓他們列出現在的孩子失去了自己童年時的哪些樂趣。
超過一半的家長說,過去,
孩子們在課間喜歡玩傳統的游戲如跳房子、板栗游戲等,而現在的孩子一有空就玩電腦游戲。接近半數的家長們說,他們記憶中的戶外游戲,如捉迷藏、壘房子都被現在的一些高科技游戲所取代。傳統的床頭故事也有所變化。有一半的家長表示,他們的孩子根本不知道在英國影響深遠的一些童話故事。
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一項調查,英國兒童是發達國家中生活質量最低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471686.html
相關閱讀:寶寶缺乏安全感的3個獨特的表現
孩子的恐懼與年齡有關
媽媽要做解開孩子心結的好醫生
測測寶寶心理健康程度.
叛逆期的孩子要巧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