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不論多鎮靜的媽媽,只要遇到寶寶發燒,鐵定心急如焚,最怕高燒不退,或者持續多日。其實“發燒”是“癥”不是“病”,只要通過了解原因,小心面對、正確處理,并建立屬于自己的就醫步驟,就可以了!
發燒,寶寶體內第一道“防護墻”
不論多鎮靜的媽媽,只要遇到寶寶發燒,鐵定心急如焚,最怕高燒不退,或者持續多日。其實“發燒”是“癥”不是“病”,只要通過了解原因,小心面對、正確處理,并建立屬于自己的就醫步驟,就可以了!
寶寶發燒原因排行榜
為了讓媽媽們不至于手忙腳亂,正確面對并處理寶寶發燒的問題,我們請專家根據新生兒科和一般兒科的門診情況,將寶寶發燒“最有可能的原因”做前10名排列,并標示其危險性。但每個寶寶都是獨立個體,發燒的原因多種多樣,了解前10種可能只是了解了一部分,您的寶寶發燒也有可能是排名在第11、第12……的原因,所以就醫是惟一安全的方法。
1.感冒 危險性第5名
2.耳鼻喉發炎 危險性第7名
3.玫瑰疹 危險性第8名
4.打預防針 危險性第9名
5.敗血癥 危險性第2名
6、尿道感染 危險性第6名
7.腦炎、腦膜炎 危險性第1名
8.穿太多、發牙熱、夏季熱 危險性第10名
9.腸胃炎合并脫水 危險性第4名
10.川崎病 危險性第3名
寶寶發燒“3宜”“3忌”
發燒是一種癥狀,是體內一種正常的免疫反應,有幫助殺菌及提升抵抗力的作用。發燒時,機體內的各種免疫功能都被“激活”,新陳代謝增快、抗體合成增加和吞噬細胞活性增強等。這些免疫反應,可以抑制病原體的生長、繁殖,有利于病情的恢復。因此,發燒是體內的一道“防護墻”,是人體的一種自我保護。如果在確診病因前就急于用藥物強行降溫,等于支持了病原體的致病作用,這樣做反而會讓孩子病得更重,病程更長。
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感覺:寶寶在夜間容易發高燒。這是因為寶寶身體的含水比例較成人高,只要輕度缺水就影響散熱,導致體溫升高。而寶寶生病的時候,精神差、睡得久,夜間長時間不進食、不喝水,體溫就更容易升高。
如果晚上寶寶睡著了,體溫很高,要把他叫起來喂退燒藥或做物理降溫,否則體溫過高會導致高熱驚厥。若寶寶體溫持續超過39℃,且精神萎靡或有高熱驚厥病史,可先在家中口服退燒藥后,及時送醫院就診。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485979.html
相關閱讀:寶寶鼻塞打噴嚏 可能是患過敏性鼻炎了
盛夏季節 預防寶寶中暑吃什么好?
春季補鈣 謹防寶寶 重口味
春節幼兒安全健康問題早知道
如何緩解寶寶打針的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