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夢難圓,并不僅僅是一家一戶的事,而是與全社會的責任有關。日常生活中為何兒童優先不敵工作優先,就是因為人們在潛意識中認為工作為公,而育兒為私,在“公事再小也是大事,私事再大也是小事”的思想觀念指導下,將兒童的權利給克服掉了。其實相反,教育好兒童,本質上也是一種對于社會的奉獻兒童的不幸其實是全社會的恥辱,兒童社會化失敗的苦果也將由全社會來負擔。
因此,為了真正體現兒童優先的原則,為了實現兒童的最大福利,筆者建議在“六一”兒童節,孩子們的父母也應該放一天或半天假,讓親情得到呵護,讓孩子的夢能圓。>>>六一兒童節之童言無忌
●重點點擊:兒童權利高于工作
無論是《兒童權利公約》所規定的兒童最大福利原則,還是我國的《未成年人保護法》確定的兒童優先原則,其都要求本著兒童的福利,對兒童的父母及監護人行使監護權提供方便,當認真工作與照顧兒童發生沖突時,兒童優先應該是原則國家、社會與單位有義務為父母照顧兒童提供最大的方便。從這個意義上講,在“六一”節,提出兒童節給家長放假這樣的要求,并不過分,理應得到滿足。
毋庸諱言,在我國很多人的心目中還是認為工作優先天經地義,有意無意地忽略了兒童的權益。不獨是兒童節,即便在日常的生活中,父母照顧兒童的義務與工作的沖突也時時可見,兒童的幸福常常為工作優先的現實所侵犯。比如在一些國家,大人為了上班將四五歲的小孩反鎖在家被認為是虐待兒童的犯罪,而我們對這一現象卻基本持寬容甚至肯定的態度(當然,我們的國情有所不同)。
我們需要所有人為社會全身心地奉獻,但是這樣的奉獻卻不能以子孫后代的利益為代價,在工作與兒童權利相沖突時采用工作優先,其本質與我國所倡導的以人為本的時代精神相悖。閱讀:男人說六一
●眾說紛紜
把兒童節落到實處
“六一”節,按慣例小朋友們可以放上一天假?墒牵职謰寢寷]有時間陪孩子,那孩子們的節日過得好嗎?是否還不如平常在學校里活動豐富?放假是為了放松,如果孤獨的孩子一個人在家,那還有什么節日氣氛可言?所以,我想,如果從人性化的角度出發,“六一”節孩子們放假,他們的父母也能放一天假,在家陪陪孩子,和他們一起玩耍,把兒童節落到實處。(張爾)
今年“六一”我請假
我家的小丁子今年兩歲了,自從她4個多月開始,我就一直忙于工作,連陪寶寶一起過節假日都成了最奢侈的要求。今年連孩子的生日都給錯過了,心里覺得虧欠寶貝的太多太多。所以,今年“六一”,我無論如何也要請一天假,在家好好陪寶寶,不安排聚會、外出之類的活動,只是過上一天我想象已久的最幸福的母女生活——陪她在地板上玩玩玩具,帶她在屋外散散步,哄她一起睡個午覺,再給她做好多愛吃的食物。(王沿)
媽媽說話又一次不算數
今年是兒子過的第四個兒童節了。前三個兒童節由于工作的原因沒有領他去玩,只是給他買了一些小禮品,現在他長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老早就讓我們領他去公園玩,我也暗下決心無論工作多忙都要滿足孩子的要求,可是人算不如天算,星期二又要加班,我應怎樣面對兒子,看到孩子渴求的小臉,我應怎么對他解釋?他只知道媽媽說話又一次不算數了,他只會用大哭來表示他的抗議。我真是愁死了。(趙進)?
多數孩子希望爸爸媽媽陪自己玩
筆者在幼兒園做了一個小調查兒童節有什么心愿想讓爸爸媽媽滿足。20名孩子中,提出玩具等物質要求的只有幾人,大多數孩子希望爸爸媽媽陪自己玩。5歲的樂樂說,自己參加了幼兒園的時裝表演,很想讓爸爸媽媽來看自己的“六一”演出。萌萌小朋友常年在姥姥家生活,她希望能在自己的節日見到出差在外的爸爸。靦腆的東東說,想讓爸爸媽媽不吵架,高高興興陪自己上公園。(冉福)
“六一”給單位出個“小難題”
好不容易有個兒童節,我們當老師的都希望孩子們別再關在家里或教室里,而是多參加一些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孩子的爸爸媽媽也應該利用這個機會與孩子溝通感情。但從以前的情況看,有些家長總是忙得脫不開身。去年“六一”有兩個孩子的家長都沒來接他們,是我們老師陪他們過的兒童節,孩子的心里不知有多么委屈,可家長也有難處!傲弧惫澖o孩子們放假,也的確給各單位出了個“小難題”。
本文由搜狐母嬰社區提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494880.html
相關閱讀:家有男孩,如何養更出色?
我家有個乖苗苗
幼兒學國學要“學之有道”
孩子學新事物家長應耐心
幼兒閱讀內容應簡潔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