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別給“獨二代”過多愛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學齡前教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第二代獨生子女,簡稱“獨二代”,如今3-10歲的孩子基本屬于這個群體,他們的喜怒哀樂牽動著一家人的心,也牽動著教育工作者的思考與關注。

  由于生長環境和生活環境的特點,尤其是6+1結構的家庭環境特點,他們的身上不可避免地帶有一些特殊性,如:定力差,獨立性差,耐受挫折性差,自我中心特點顯著等等。 為此,瑞思學科英語CEO夏雨峰先生做客新浪,專門就70后80后家長如何教育孩子,如何成為聰明睿智的父母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愛如潮水只會把孩子淹沒

  自理能力的問題跟當下的社會結構,整個家庭結構有關系。夏總表示:現在是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姥爺姥姥,搞不好都住在一塊,老人隔代親,又沒有別的孩子,所有人的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尤其對于10歲前的孩子,他們都認為寶寶還小,理應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孰不知這樣一來,將嚴重打擊孩子的獨立性。

  事實上,家長的“過度愛護”,超出孩子的需要、超出孩子的承受能力,造成孩子事事總得依賴家長,對孩子的發展尤為不利! 有個極端的例子:上次夏總在宣武門見了一個孩子4歲,在幼兒園生活不能自理,渴了不知道要喝的,餓了不知道要吃的,想上廁所不知道要去,結果拉在褲襠。夏總推斷這個孩子在家里半小時肯定有人送吃的,他不需要索取,就能獲得。孩子覺得自己離開了大人的照顧,就什么都不會做,無法生活,他們從心里覺得自己能力低下。

  聰敏的家長應對孩子更智慧些

  一同接受專訪的瑞思家長意大利語翻譯Lily爸爸說:“之前在lily的生活上他也確實關心的太多了,當他意識到這個問題之后,只要能夠想到的就盡量放手。Lily爸爸每一次到瑞思上課,只要上電梯,電梯里面滿滿的都是家長,其實已經送到學校了,讓孩子自己上去有那么難么?而且家長還造成了電梯的擁堵。 ”他則只送到電梯,讓孩子自己上去;氐郊遥⒆幼约合匆m子,內褲等,自己該干就干,這不是作為家長應該做的。

  其實不難看出,家長和孩子是相互依賴的共同體,做父母的溺愛孩子是想讓孩子依賴父母,但實際上是父母同時也依賴著孩子。如果孩子自己在家什么都安排的很好,家長則會感覺孩子不需要你了,覺得很酸楚。 但是夏總提示,家長應該更理性些,孩子總有一天要像雄鷹一樣高飛的,而且他們的能力比家長想象的要高得多。

  夏雨峰說,他的孩子現在也在期末考試,但是應該洗的碗還是得自己洗,因為10分鐘的洗碗時間是不可能耽誤學習的。這是面對帶孩子,另外面對生長環境家長也應該有理性,例如:80后已經變成家長的主力,80后的獨生子們其實不太愿意關注孩子,生下來以后交給60、50后的家長,把育兒的責任推給自己的上一代,這其實是遺害無窮的。老一輩已經走在了時代的后面,讓他們去承擔教育下兩個時代的人,這顯然是不正確的。80后的家長教育孩子需要動腦筋,需要智慧,需要自治力去控制,需要理性。

  “社會”看重的是人的能力

  由于我們國家教育的傳統方式和過去家長的不正確教育,讓當下的許多孩子只有成績沒有能力,他們都面臨著就業不被看好,出國不能適應等種種問題,若想培養出不自私的孩子,家長還要在觀念上更新一翻。

  同樣做為一位即將上市的公司老總,夏雨峰這樣解釋道: 其實分數在人生當中只有18歲之前有用,18歲以后,是不是能夠得到榮譽,有社會地位,完全不取決于分數,但是進入社會沒有任何一個規律能證明,成就跟分數成正比。 再如瑞思用人來談,就算是北大清華的學生也只比別人多一個面試機會而且。并不會因為你是北大、清華就錄取你,企業用人看重的仍然是孩子的人格、素質、能力等等,而這才是家庭教育中應該注重的。而能力的培養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從小著手。 因此,被眾多家長忽略的少兒教育期事實上恰恰是孩子能力培養的關鍵時期,

  另外,夏總還談到了留學的問題, “中國的孩子到國外留學,有的吸毒,有的加入到了一些亂七八遭的幫會,能回來的像方鴻漸這樣的已經算是好的了。他僅僅是考試拿了分數,出去之后聽不懂課, 國外的大學很寬松,所有的課堂都是討論為主,你背的單詞在討論里面用不上,寫論文也用不上,你很孤僻,融入不了,必然會在邊緣待著。”作為一個學生,課堂就是主力社會,沒有真正的能力就參與不了課堂參與不進去的討論,這意味著他們進入不了美國的主流社會。而家長應該認識到培養孩子這方面的能力應該選擇一所真正關注孩子成長的學校, 因為它必然是將孩子能力的培養貫穿整個教育的始終。 而能力也是培養國際精英基礎之基礎,所以,少兒教育這一關鍵時期家長必須把握好。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494893.html

相關閱讀:孩子學新事物家長應耐心
幼兒閱讀內容應簡潔淺白
家有男孩,如何養更出色?
幼兒學國學要“學之有道”
我家有個乖苗苗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