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心理協會會議上公布的一份研究報告稱,早年經驗會對健康構成“長期的影響”。一名英國專家表示,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童年壓力會影響生理健康。
在其中一項研究中,美國匹茲堡大學的研究人員對200名健康青少年,就貧困生活與心臟病早期征兆之間的聯系進行了研究。研究結果顯示,來自貧困家庭的青少年擁有較硬的動脈以及較高的血壓。另一項研究結果也顯示,來自貧困家庭的兒童,更可能把一連串模擬社會情境解讀成威脅。在從事三項實驗室壓力任務期間,他們也具有較高的血壓和心跳速率,以及較高的敵意和憤怒指數。
在此之前的其它研究顯示,充滿壓力的童年與往后的心血管疾病有著一定的聯系,而這項研究結果支持上述結論。
在會議上公布的另一項研究報告顯示,諸如父母亡故和遭受虐待等童年不幸事件,會讓人們于往后更容易受壓力打擊,甚至縮短壽命。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研究小組對年齡較長的成年人進行了研究,其中部分人負責照顧癡呆病患。
研究結果顯示,童年不幸會長期影響一個人的健康,與那些無此經歷的人相比,童年不幸的人更易患炎癥,體內細胞更早老化。面臨多重不幸的人,其壽命可能會縮短7到15年。
研究人員指出,難以捉摸且充滿壓力的環境,導致兒童對察覺的威脅采取過度警戒。與其他人的互動變成壓力來源,而壓力會提高情緒激動、使血壓升高并增加發炎程度以及耗竭精力,這些都會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498428.html
相關閱讀:盛夏季節 預防寶寶中暑吃什么好?
如何緩解寶寶打針的疼痛
春季補鈣 謹防寶寶 重口味
春節幼兒安全健康問題早知道
寶寶鼻塞打噴嚏 可能是患過敏性鼻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