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父母明智,離婚不見得就一定會引起孩子的心理問題。
我是一個8歲孩子的母親,兩年前就陷入到情感的困擾中,想掙脫,徹底離開這段不滿意的婚姻,但擔心對孩子不好,可現在越來越無法忍受了。我想快點結束,想知道,我要怎樣做才能夠把對孩子的傷害降到最低?瓊瓊
看得出來,你是很細致的母親。離異家庭的孩子面對的問題,也許比父母還多。他們會感到悲傷、憂愁、恐懼、失落感、憤怒,出現情緒低落、成績下降及與同學相處困難、說謊、學業成績退步、攻擊同學等,有時候,孩子雖然理智上明白父母離婚的意義,但仍然無法排遣不良情緒,會出現頭痛、肚子痛等身心癥狀。甚至還可能會影響孩子以后對婚姻的態度。所以,幫助孩子度過離婚這段時期是很重要的。
8歲的孩子已經可以部分理解成人世界了,所以離婚前就應讓孩子知道父母要離婚和父母離婚的意義,給他(她)足夠的時間來做自我調適。要讓孩子明確地知道,父母離婚并不代表父母不愛他(她)了,不代表他(她)將要失去父親或母親了,孩子也需要知道父母離婚并不是他的錯,跟孩子說明離婚是父母間的問題,與孩子無關。其次,讓孩子了解日后的生活可能產生的變化。比如,父母離婚后將分開住,他(她)會住在哪里、跟誰住、多久可以見到雙親的另一方。
正式離婚后,還要注意幾點:1、以多和他(她)交流、聊天,并讓他(她)參與決定家庭事務,讓孩子感覺自己很重要而且被需要,但不要讓孩子負擔太多的家務事,否則孩子可能會覺得壓力過大,而不愿回家,更不能讓孩子完全承擔起離開的一方的功能。父母要注意,自己失去的感情不能在孩子身上找補償。2、生活中盡量避免大的改變,如搬家、轉學、很快的再婚等等。3、鼓勵孩子多和另一方來往。4、與學校老師溝通,請老師多關照孩子在學校的生活,鼓勵孩子多交朋友。
其實,只要父母明智,離婚不見得就一定會引起孩子的心理問題。但有些父母往往會在離婚過程中利用孩子,希望孩子站在自己一方。有的在孩子面前指責另一方的不是; 有的用金錢收買拉攏孩子;有的成天向孩子訴苦;有的挑起孩子對另一方的仇恨,說是另一方拋棄了自己和孩子;有的禁止孩子和另一方來往。這些做法往往對心理健康不利,隨著孩子長大,他(她)也會逐漸發覺父母的狹隘和自私,所以這些做法往往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515778.html
相關閱讀:家長18種做法毀掉孩子自尊
強勢母親對孩子的心靈傷害
怎樣對待早熟的孩子
你剝奪了孩子創造表達愛的機會了嗎
你會吸引孩子和你說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