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家有3-6歲女孩,當心“戀父情結”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心理教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父女關系過度親密并不是好現象,如果父親在意識到女兒的過度依戀心理后,仍沒能根據女兒年齡大小和認知能力的程度調整與女兒相處的方式,就會對她將來的成長產生不良的影響。下面故事中的小薇就是一個這樣的例子:

  小薇在老師眼里是個懂事、聽話的孩子,她學習成績好,還多次被評為三好學生?墒,小薇的媽媽卻滿腹的煩惱,因為小薇在家里經常會做出一些叫人無法理解的行為。

  小薇從小就和爸爸感情特別好,爸爸也很寵她,一有時間就帶著她玩。

  很小的時候,有一次爸爸給她穿衣服,小薇很認真地對爸爸說,“爸爸,長大了我要嫁給你。”

  爸爸媽媽聽了也沒放在心上。

  每次小薇犯了錯誤,總是在爸爸面前撒嬌,以逃避懲罰。

  小薇的媽媽認為,父母兩個人中必須有一個人唱“黑臉”,否則會慣壞孩子,因此,她對小薇的要求就比較嚴格,經常扮演嚴厲的角色。

  漸漸地,媽媽發現,小薇和她越來越疏遠了,有什么悄悄話也不和自己說,而是告訴爸爸,晚上也要和爸爸睡在一起。

  開始的時候,媽媽也沒有在意,認為小薇這是孩子氣的表現,長大了就懂事了。但是小薇現在已經上初一了,不但沒有變得懂事,有些行為反而更讓人哭笑不得了。

  一次,家里來了客人,小薇對客人的小孩不夠禮貌。

  客人走后,媽媽批評了她幾句,她竟脫口而出:“你有什么了不起,除了眼睛比我大,還有哪兒比我強?”

  每當父母發生爭執時,小薇總是幫爸爸一起攻擊媽媽,特別是當爸爸埋怨媽媽時,她就幸災樂禍地扮鬼臉。

  有一次小薇的爸爸要出差,小薇知道了,堅決不讓爸爸出門。無奈之下,爸爸趁她上學的時候才脫身。

  放學回家之后,小薇發現爸爸走了,又哭又鬧,硬說是媽媽“搗鬼”,甚至還說,要是沒有媽媽,爸爸會對她更好的。

  爸爸走后,無論媽媽怎樣關心她,她都冷冰冰的,不理不睬。而給爸爸打電話時,她又像是變了一個人,神采飛揚,說出的話更是讓人吃驚,說她多么多么想念爸爸,爸爸不在家,她覺得沒意思等等。

  媽媽對小薇的種種行為深感困惑,這孩子是怎么了?是幼稚、沒長大,還是出了其他問題?長期這樣下去,小薇和自己的關系豈不是會越來越僵?

  從小薇的表現來看,有明顯的親近父親、反對母親的情緒和行為,這些是“戀父情結”的典型表現。所謂“戀父情結”,在朱智賢主編的《心理學大辭典》中這樣解釋:“戀父情結”是女兒親父反母的復合情結。弗洛伊德把小女孩對父親的深情專注,把母親置諸一邊,甚至想取代她位置的愿望,即“愛父嫌母”的潛在愿望,稱為戀父情結。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518825.html

相關閱讀:怎樣對待早熟的孩子
強勢母親對孩子的心靈傷害
家長18種做法毀掉孩子自尊
你會吸引孩子和你說話嗎
你剝奪了孩子創造表達愛的機會了嗎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