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尊重孩子內在的心理需要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心理教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感受:孩子愈大愈難與他們溝通,往往是談話還沒超過兩三句,孩子就與家長頂撞起來。其實,父母如能不以強者的權威壓制孩子,結果也許就會不同。有時,“沉默”也是一種有效的溝通方式,可以避免沖突時的言語傷害,使你冷靜下來,重新去思考,這對維持親子間的良好關系有一定的幫助。因此,父母在與孩子溝通時應掌握以下技巧。

  多說“我”,少說“你”。父母應盡可能不用命令的口氣與孩子說話,不要總說“你應該……”,而應常說“我會很擔心的,如果你……”。這樣孩子就會從保護自己不被指責的狀態下轉而考慮大人的感受,這個時候溝通才可能更有效。

  不急于作出評價。即使孩子的看法與大人不同,也要允許孩子可以有自己的想法。父母應考慮到孩子的理解能力,舉出適當的事例來支持自己的觀點,并詳細地分析雙方的意見。父母不壓制孩子的思想,尊重孩子的感覺,孩子自然會敬重父母。

  了解孩子才能對癥下藥。孩子的學習處于什么樣的水平?孩子的性格怎樣?他有什么興趣愛好?這些都是父母要了解清楚的。如果父母不了解孩子的具體情況,如何與孩子交流,又如何對他提出合理的期待與要求。泛泛而談的交流是任何人都不感興趣的,更何況孩子呢!因材施教是家長都懂得的道理,但是真的要付諸行動,有針對性地與孩子進行交流,卻不是件容易做到的事情。

  走進孩子的世界,和孩子打成一片。家長是否擁有一顆童心,這對親子溝通非常重要。擁有一顆童心,也就更能理解孩子的言語、孩子的想法與行為,這樣的理解不僅可以化解很多沖突,更可以提升你和孩子溝通的質量。如果你和孩子可以擁有相近的思維方式,就可以成為很好的朋友,對孩子的教育也將變得更加容易。

  畢竟,孩子的逆反不是目的,討得父母對他們的尊重才是他們內在的心理需要。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526802.html

相關閱讀:怎樣對待早熟的孩子
你剝奪了孩子創造表達愛的機會了嗎
強勢母親對孩子的心靈傷害
家長18種做法毀掉孩子自尊
你會吸引孩子和你說話嗎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