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寶寶喝水有學問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語言教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能有效地防止寶寶脫水、電解質紊亂與酸中毒等疾病發生。即使生病了,水也能助一臂之力,如退燒、止痛、軟化大便、促進體內毒素排泄、稀釋痰液易于咳出等。因此,將補水提升到與補營養同等的地位勢在必行。

寶寶每天需要多少水?

按每天每公斤體重計算,1歲內的嬰兒為150毫升;1-3歲為100毫升(夏秋等炎熱季節尚須酌情增加)。這么多的水分,除了部分由食物代謝產生外,大部分都需要經喂養的渠道供給。

如果寶寶攝水不足,身體將會出現諸多報警信號——

·24小時之內,尿濕的尿布少于6塊,或者6個小時之內沒有濕尿布。

·尿色深黃。

·頭部囟門下陷。

·嘴唇干燥。

·皮膚彈性變差。測試方法是:大人用拇指與食指捏起寶寶手背的皮膚,突然放開,可以看到皮膚恢復變平的過程。

·大寶寶會訴說口渴。

提醒父母,如果出現了上述警號,表明寶寶體內的水平衡已被打破,細胞開始脫水,健康已受到了損失,此時補水如同“亡羊補牢”,雖可阻止損失的惡化,但所受的損失卻難以挽回,被稱為被動補水。正確舉措應是在寶寶尚未出現缺水警號前,就按照其生理需求給予補水,以保證生長發育不受損失,這就是醫學專家新近倡導的主動補水新概念。

寶寶喝哪種水好?

就目前而言,家庭常用的主要有白開水、純凈水、礦泉水等。比較起來,還是白開水最好,應作為寶寶補水的主品種,其他只能作為偶爾飲用的次品種。

喂水方法要正確

不是所有的寶寶都需要額外補水,如6個月內用母乳喂養的嬰兒就不必多此一舉,因為母乳的主要成分就是水。至于用牛奶或混合喂養的嬰兒,以及1歲以上的寶寶,則在必須喂水之列,掌握以下幾個技巧大有裨益:

①喂水經常化,做到少飲多餐,特別是在炎夏及干燥季節,父母不妨每隔20-30分鐘給寶寶喝一點水,幫助他逐漸養成起床后、游戲時與飯前半小時喝水的好習慣。

②喂水不要太急,當寶寶出現口渴甚至尿黃、唇干等缺水警號時,應先喝少量的水,待身體狀況逐漸穩定后再喝。如果短時間內攝取過多的水分,血液濃度會急劇下降,從而增加心臟的工作負擔,甚至可能會出現心慌、氣短、出虛汗等現象。

③盡早鼓勵寶寶用水杯喝水,爭取在1歲左右戒掉奶瓶喂養習慣,因為大多數的液體中都含有糖分,用奶嘴會延緩新牙萌出,導致蛀牙形成。

④認清果汁的弊端,給寶寶科學喝果汁,更不能用果汁代替水——

* 新鮮的水果汁里含有原糖,故宜用涼開水予以適當稀釋。

* 限制飲用量,2歲以下的寶寶每天果汁的攝入量不要超過100毫升。

* 不給3歲以下的寶寶喝含有人工糖精的飲料。

* 不吃含有人工添加劑,比如糖精和色素的水果泥。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532131.html

相關閱讀:把孩子培養成一個演說家
孩子出現口吃時的教育對策
孩子發燒夜間如何護理
家長如何培養出能說會道的寶寶呢-
1歲7-8個月寶寶愛看的書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