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的小悅悅進入幼兒園生活學習已經快3個月了,每天按時上學放學,看似一切都很正常。但是,有一天悅悅的主管老師向悅悅媽媽反映,說小悅悅在班上特別“悶”,不管是做游戲還是吃飯,悅悅基本不和其他小朋友進行互動和交流。老師也曾想辦法調動悅悅的情緒,但是效果并不明顯。悅悅媽媽帶小悅悅也看過醫生,排除了自閉癥的可能。這件事讓老師很不解,更讓悅悅媽媽感到困惑,不知道這是怎么回事,更不知該如何去解決悅悅目前的問題。
其實,很多孩子在剛剛進入幼兒園加入集體生活的時候,各種不適應的情況都會發生。比如原本性格開朗的孩子變的沉默寡言,不愛講話;或者原本性格很溫和的寶寶,會因為爭搶玩具而對別的小朋友大打出手等等。造成這種情況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寶寶在進入幼兒園之前一直與自己的家人生活在一起,適應了家庭的生活環境,初入幼兒園會讓寶寶產生“分離焦慮”的現象。
第二、孩子在進入幼兒園這個大家庭后,會遇到很多性格各異的小朋友,孩子不知道這么多小朋友哪個是友好的,哪個或許是有敵意的,這樣的想法讓寶寶感到很不安。
第三、寶寶在進入幼兒園之前,因為長時間與家長生活在一起,很少和外面的其他小朋友進行面對面的溝通與交流,在進入幼兒園以后,寶寶羞于和其他孩子進行溝通,也不知道該如何合理去表達友好的情感。
針對這些原因,搖籃小編為您找到了一些解決辦法,相信能夠對于出現孩子的問題起到針對性的幫助作用。首先,在決定進入幼兒園之前的三個月到半年之間,家長要不斷的告訴孩子,要去幼兒園生活了,并用孩子能夠理解的話告訴他幼兒園的生活與家庭生活的異同,重要的是告訴孩子在幼兒園生活的優勢。這樣做讓孩子在心里對于去幼兒園生活學習有所準備。第二,入園之前,應多帶寶寶到戶外進行活動,讓寶寶盡早的和其他小朋友進行溝通、交流。讓孩子為融入幼兒園大家庭做好心理建設。第三,為消除寶寶的“分離焦慮”情緒,家長應在決定讓孩子入園之前的半年時間盡可能多的培養孩子料理自己的生活。比如,自己穿衣服、疊被子、收拾玩具等等。第四,即便做足這些準備工作,等到孩子真的進入幼兒園生活了,可能還會出現一些小問題,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和幼兒園方面積極進行溝通,爭取在短時間內消除孩子在幼兒園生活的各種不適應現象。
有時候,幼兒園“悶寶寶”現象不光是孩子的過錯,作為家長,不要只把孩子全托給“隔輩人”,您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也要多留心孩子的情緒,多培養孩子的行為習慣。相信您的親力親為才會給孩子帶來更多的正能量。讓孩子愛上幼兒園,喜歡幼兒園生活有您義不容辭的責任。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533760.html
相關閱讀:強勢母親對孩子的心靈傷害
你會吸引孩子和你說話嗎
你剝奪了孩子創造表達愛的機會了嗎
家長18種做法毀掉孩子自尊
怎樣對待早熟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