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短式網球是在世界網球運動進入高速發展時期,國際網壇突出地表現“啟蒙小,成長早”大趨勢的情況下,針對兒童身心發育特點和負荷能力,依循網球原理而產生的一種兒童網球運動。它具有網球運動的全部內涵,適合5歲以上的各個年齡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是對兒童進行網球啟蒙訓練的有效方法和手段,也是通過訓練,和正規網球接軌的必經途徑。兒童一但接受短式網球訓練,就能在短時間內,規范地掌握網球技能,形成正確的網球意識,合理運用各種技術。
起源
這項運動起源于70年代后期的瑞典,以后在歐美各國流行甚廣,F在世界各國普遍用來對兒童進行網球的啟蒙訓練。它對人才的培養,強化網球人口,提高科學訓練水平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由于短式網球的出現,克服并糾正了兒童成人化訓練所產生的一切弊端,加上場地小,器材簡單,投資少和便于掌握,深受教練,家長,兒童的歡迎。
短式網球的出現,引起了國際網球組織的高度重視。1990年,首先是國際草地網球協會正式認可并接納這項運動為發展規劃項目。1995年,國際網球聯合會正式決定并頒發了短式網球推廣計劃,公認它是兒童訓練的最理想方法。
球場
短式網球場地占地面積只有正規網球的三分之一大小(含球場側后應留的空地)。標準球場長13.4米,寬6.1米,端線至擋網不少于4米,場地之間的間隔2米。室外場地置南北向,國際草地網球協會制定的球場布局是網與同中線于中點相交,場地呈長方形“田”字形。端線后擋網3.5米高,側擋網2米高,網柱高是0.85米,網長7米,球網中央高度是0.8米,網柱之間的距離是7米,場地面質不限,可以使用沙土,瀝青,木板,塑膠等,地表平整即可。
短式網球一般是在防風條件較好的室內訓練,場地最好建在透明度好,造價便宜的棚狀建筑物內,屋脊不低于8米,策劃時,可以充分考慮現有體育設施的綜合利用。
試點證明,不設專門發球區域的球場有礙于兒童提高發球,接發球和比賽水平。我國現行的標準球場增設了形似正規網球場的發球區,每片發球區長3.7米,寬3.05米。
適合孩子打
在人們印象中,網球球大、拍沉,好像只適合成人打,小孩子連網球拍都揮不動。現在好了,專門為小孩子設計的“短式網球”走進了健身場館,讓孩子從小打網球成為了現實。
專門針對兒童設計
網球運動屬于一種需要較強力量、速度和耐力的體育運動,正規網球的器材、場地都是為青年和成年人設計的,它們只適合青年、成年人的體能和心理承受能力。國家體育總局相關人士指出,對于5—11歲的兒童來講,如果也同樣使用正規網球所提供的條件學習網球技術,就是在超出本身負荷的情況下進行訓練,對兒童的身體成長不利,同時對兒童在網球上的發展潛力也造成一定影響。
據介紹,上世紀七十年代,在瑞典出現了專門針對兒童,主要是11歲以下兒童學習訓練的短式網球,并隨即在歐美流行開來,成為兒童學習網球的啟蒙訓練手段。前世界網壇女子頭號選手辛吉斯就是由打短式網球開始步入網壇的。
短式網球滿足了孩子打網球的愿望,而且從本質上講,短式網球是微縮版的網球,除了器材和場地比正規的網球小外,規則沒有什么不同。
場地大小和羽毛球場地差不多
根據國際草地網協制定的球場標準,短式網球使用的場地是標準網球場地的1/3,也就只有羽毛球場地一般大小。球拍與正規網球球拍的形狀和結構一樣,但輕且小,有鋁合金和碳素兩種。球拍的長度有47、49、55、59厘米四種,重量與長度成正比,在160克至220克之間。孩子舉著不會感到拿不動,揮不開。
短式網球使用的網球有兩種,一種是海綿球,重量極輕,適合于6歲以下兒童使用;另一種叫過渡球,類似于正規網球,但是尺寸小,球內壓力小,打起來沒有標準網球那么硬,根本不會傷著孩子。
在選擇球拍時,要掌握“寧輕勿重”的原則,切忌兒童使用成人或超出自身力量、負荷能力的球拍參加短式網球練習。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535487.html
相關閱讀:幼兒怎樣學英語更有效?
給孩子報興趣班要避免的誤區
培養寶寶藝術氣息的6個好方法
兒歌是兒童訓練語言的需要
如何幫助孩子發展藝術欣賞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