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多種渠道??點亮性別教育之火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性別教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心理學家認為,大約到3歲時,性別角色已經形成。隨著幼兒的成長,每個階段對性別都有不同的認知,3歲前主要依據成人語言的引導,隨后幼兒對性別逐漸敏感,開始懂得不好意思和回避,同時他們也真正理解性別不會隨時間、外部特征、愿望的變化而變化。研究表明,幼兒正確認識性別、性取向性別和行為性別的發育必須是在雙性別的環境中、在孩子與異性的不斷比較中,逐步發育并成熟起來的。根據心理發育和年齡增長幼兒性別認知發展主要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對性別的理解只是外部特征層面,第二階段是對性別意識開始豐富,第三階段是真正開始了解兩性的差異。那我們該如何對幼兒進行更好的性別教育呢?
一、適時提示,建立性別意識。
案例:活動課時讓幼兒們玩游戲,女孩扮成小花貓站成一排,男孩則先扮成小老鼠也站成一排,這時就會有搞不清狀況的幼兒,不知道自己應該屬于小花貓呢還是小老鼠的隊列中,也有的男孩兒干脆就站在小花貓的那一隊,這個時候只有在老師的提醒下他們才知道自己錯了,甚至有的小朋友要等老師拉他回來才知道。有時還要其他的小朋友告訴他你是小老鼠這排的,你是男孩,這才站對了。
案例分析:小班這種現象發生較頻繁,有些幼兒能說出自己的性別,但容易受到別人的暗示而改變,也有些幼兒知道自己的性別生理差異,但就是不能正確的辨別自己的性別。這些現象說明幼兒分不清自己的性別,容易混亂,會受周邊環境的影響改變自己對性別的認識,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因此,教師就需根據幼兒年齡小的特點、性別易混淆的特點,適時給予提示,幫助幼兒建立初步的性別意識。
二、角色游戲,強化性別意識
角色游戲是幼兒通過模仿和想象扮演角色,在角色游戲中,每位幼兒都想扮演一個自己想要的角色,想象著這個角色的語言、動作并進行模仿。一般情況下幼兒都會根據自己的喜歡去扮演自己要充當的角色,但是也會出現角色混亂,所以幼兒對所扮演角色的認識與理解直接關系到游戲中的質量。要時刻關注幼兒扮演角色,增強其角色意識。
案例:娃娃家是幼兒很喜歡的游戲之一,大家都會爭著去當爸爸媽媽,這時歡歡說“我當媽媽”天天也跑過來說“我當爸爸”,樂樂也跑過來說“我要當奶奶”突然旁邊的蕓蕓聽到了說,奶奶要是女的,你是男孩只可以當爺爺或者哥哥,樂樂聽了知道自己錯了,只好換了角色當哥哥了。
案例分析:幼兒雖然生來就有性別之分,但是性別意識和對性別平等的觀念卻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通過教育手段來培養幼兒。幼兒其實很早就在大人的言行舉止中“習得”性別角色和同等的性別觀念,對幼兒獲得的性別角色有著影響。
在此同時幼兒對男孩、女孩的特征、行為、能力、責任等方面,有著不一樣的期待。因此,在對幼兒角色游戲選材的同時更是加深其對性別的印象,通過教師“釋師文化”來挑戰對多元色性別的認識。
三、積極引導,鞏固性別意識
案例:片段一:有一次活動課上,浩浩當時因為某件事情違反了紀律,老師就要對他進行相應的懲罰,但是旁邊突然冒出個聲音一看是婷婷跑過來對老師說“老師,我替他受罰,行不行?”老師看著這情景,當時就很奇怪的問,婷婷你為什么要替他受罰呢?婷婷說:“因為,因為他長得帥,我心疼他,所以我愿意為他受罰。”
片段二:兩個小男孩在聊天。“我喜歡丁某某,她是班上女孩中長得最漂亮的!她跳舞也最好,對我也特別的好。” “丁某某有什么了不起的,我的偶像是吳某某,她又漂亮,又聰明,連老師都喜歡她,還經常表揚她呢。”兩人熱火的聊著,臉上說這些女孩子的時候表現出得意的笑容。女孩們之間也會常聊起類似的話題,有時還跟自己要好的小伙伴說。例如 “成成還讓我做他的女朋友呢,你說好嗎?” “我喜歡他,不喜歡××!”
片段三:午睡起床時,雯雯紅著臉不好意思的跑來告訴我:“老師,鵬鵬說我是他的老婆。”嘻嘻!有人笑了起來。一旁的靈靈聽到了雯雯的告狀,也對著我說:“老師,剛才躍躍說要和我照結婚照。”
案例分析:
1.現象解析
其實這些現象都是大班幼兒社會學習的表現,與大班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密切相關。大班幼兒有強烈的好奇心,他們的思維積極、活躍,愿意去嘗試學習新東西,對于男孩女孩之間的情感似乎有著不同尋常的理解,他們嘴里時不時會冒出“老公”“女朋友”“偶像”“結婚”之類的話。所謂的“異性相吸”在幼兒身上也會存在嗎?于是我在思考:怎樣看待孩子間“異性相吸”的問題,如果孩子真的有了這種朦朧的感覺,教師又將怎樣引導呢?進入大班后同伴間的互動合作也逐漸增多,開始注意周圍的同伴并向他們學習。這個階段的幼兒就是個十萬個為什么,好奇、好問、好模仿,同時容易受社會各方面的影響,但是也愿意學習新事物;由于幼兒的認知發展受到限制對事物的理解是片面的,通過模仿學會了一些詞匯,幼兒對詞匯的含義和使用范圍的把握并不理解,也不能準確運用這些詞匯,所以幼兒表達出來的意思也不是我們成人所表達的意思。例如有些幼兒把“老婆”或“老公”理解成是對自己好的人、幫助自己的人、愿意和她在一起游戲的人。幼兒可愛的將這樣的人稱做自己的“老婆”或“老公”,其實單單就是單純地表達對某個人的喜愛之情。
幼兒說出這些話時家長和教師應該正確看待和正確對待,不要認為“老婆”、“老公”從幼兒嘴里說出屬于不正常的現象,而是應認識到這是幼兒在這個階段與人交往的一種正,F象。錯誤的認識極大地會影響到幼兒對異性同伴的認識。
2.應對策略
首先,教師和家長的態度很重要,要有正確的思想觀念。對待問題有正確的看法,這些其實是幼兒交往的正常友誼。大人們對于這個問題不必大驚小怪或太敏感。
其次,積極、正面地引導幼兒是相當重要的。引導示范是問題的關鍵所在,在這個成長階段幼兒已經有了性別意識,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加入相關的內容,以課程活動的形式引導幼兒去了解男孩和女孩間的不同,鼓勵幼兒與異性同伴之間建立友誼,相互幫助。
再次,幼兒園的家園合作工作要做好,有些家長拿很小的孩子開玩笑,例如:叫丈母娘,叫了給你糖吃等,拿孩子間純潔的友誼開玩笑。容易造成幼兒對異性認知的偏差。教師應糾正家長的錯誤看法,達成教育一致。
所以幼兒的性別教育極為重要,通過培養孩子的性別意識,正確的引導方式,才能讓孩子更好的定位自己的性別,對于將來的性教育也打下良好的基礎。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554166.html

相關閱讀:肛欲期的表現有哪些
專家認為性教育應始于5歲
小孩愛玩“小雞雞”怎么辦 父母該如何糾正
如何與孩子談論性問題
“性早熟”有哪些異常特征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