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很多媽媽都發現這樣一個問題,就是寶寶滿月前后逐漸的開始喜歡吐泡泡,像小魚一樣。那么寶寶吐泡泡是怎么回事呢?是生病了嗎?家長應該如何對待寶寶吐泡泡這件事呢?
凸凸媽:我兒子凸凸才20天,生后一直母乳喂養,奶水充足。近兩天小寶寶洗澡著涼了,吃奶減少,精神萎靡、不發燒,輕咳,并出現一個奇怪癥狀,那就是口吐白沫,呼吸急促。昨日到市兒童醫院就診,醫生診斷為新生兒肺炎。請問,為什么得了新生兒肺炎的寶寶會口吐泡泡?
醫生說法:
解剖生理學知識告訴人們,小寶寶吐泡泡是唾液腺分泌的唾液,由于在新生兒期唾液腺還不發達,分泌的唾液較少,新生兒在一般情況下,是不會流口水的。當小嬰兒患肺炎時,因咳嗽反射較差,痰液不能順利排出,出現口吐白泡以排痰現象。
寶寶流口水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
寶寶較小時流口水是正,F象,因為他們的咀嚼能力和面部肌肉收縮能力都比較弱,以致嘴巴總是合不上,才會出現流口水的情況。
當寶寶長到4~5個月大時,需要添加輔食了。這時,飲食中逐漸補充了含淀粉等營養成分的食物,唾液腺受到這些食物的刺激后,唾液分泌明顯增加。再加上寶寶的口腔小而淺,吞咽反射功能還不健全,不會用吞咽動作來調節口水,所以只要口水多了,就會流出口外。另外,不少寶寶喜歡將指頭、橡皮奶頭等放入嘴里吮吸,這樣也刺激了唾液腺的分泌,使口水增多。
長到6~7個月的寶寶,開始長第一顆牙齒。乳牙萌出時,小牙頂出牙齦向外長,會引起牙齦組織輕度腫脹不適,從而刺激了牙齦上的神經,導致唾液腺反射性地分泌增加。所以,小兒流口水大多屬正常生理現象。
看到半歲多小寶寶流口水了,往往提示寶寶要長牙了,年輕媽媽應該高興才是。由于每個寶寶的成長發育情況不同,發育較快的孩子一歲半時就會停止流口水,大部分寶寶在兩歲之前,也會因為肌肉運動功能的成熟,能逐漸有效地控制吞咽動作停止流口水。
寶寶流口水的利 & 弊
利
(1)當寶寶的牙齒要突破牙肉組織時,難免會造成組織的腫脹而有疼感,多一些唾液可以起潤滑作用,減少牙齒周圍容易發炎的狀況。
(2)口水可保持口腔潮濕。
(3)口水可刺激寶寶的味蕾,也會促進吞咽動作的形成。
(4)可促進嘴唇和舌頭的運動,有助于說話。
(5)可保持口腔和牙齒的清潔。還有抗菌作用,口水可在牙齒上形成一層無細胞成分的薄膜,有助于防范蛀牙的發生。
弊
由于唾液偏酸性,且里面含有一些消化酶和其他物質,在口腔內因有粘膜的保護,所以不致侵犯到深層。但當口水外流到皮膚時,則易腐蝕皮膚最外的角質層,導致皮膚發炎,引發濕疹等小兒皮膚病。如果到了兩歲以后還是如此,則不但影響外觀,還有可能影響到他們的說話和社交能力。
口吐白泡沫——小嬰兒肺炎的征象
肺炎在百天內嬰兒很常見,是導致小寶寶死亡的重要疾病之一。往往是由于和患有感冒的成人或孩子接觸而感染的。由于新生兒抵抗力弱,細菌或病毒易向下呼吸道蔓延而引起肺炎。該年齡組肺炎的主要癥狀是吃奶減少或拒奶、口吐白沫、精神萎靡、出氣不贏、發燒可有可無,咳嗽輕,這是因為小嬰兒免疫功能不成熟,抗病力低下,咳嗽反射差,不少患兒(尤其是早產兒)得肺炎時可不出現咳嗽癥狀。由于嬰兒患肺炎時可以不發燒、不咳嗽,容易被誤診而耽誤病情,值得人們引起高度重視。
“與平常樣子不同”是小嬰兒患肺炎的信號
當年輕媽媽看到寶貝口吐泡沫,不吃、不哭時就要引起重視。觀察患兒呼吸比什么都重要。小寶寶在家中“感冒”后,年輕父母發現他(她)安靜時呼吸頻率加快,每分鐘大于60次/分,同時伴有鼻翼扇動、口唇周圍發青,無需做胸部X線檢查,就可判斷小寶寶已經患上肺炎,一定要及時抱到正規醫院新生兒科住院治療,以免發生不測。
流口水多——反映口腔疾病的鏡子
如果寶寶口水流得特別嚴重,就要去醫院檢查,看看寶寶口腔內有無異常病癥、吞咽功能是否正常等等。如果寶寶長大了還流口水,則有可能是神經或內分泌方面發育不好,或口腔內有炎癥以及消化不良等,必須進行診治。寶寶的嘴唇、口角或嘴巴周圍出現水泡,表示寶寶的口腔可能有潰瘍,有可能患了口腔炎。頜面部外傷、口腔粘膜受損、破潰、發炎或爛牙等病變,刺激唾液腺分泌增多,也會流口水。有的還帶有黃色或淡紅色粘液,有臭味,這時應到口腔科診治。
怎樣護理好吐泡泡的孩子?
及時擦拭
對經常流口水的寶寶,應當隨時為他們擦去嘴邊的口水,擦時不可用力,輕輕將口水拭干即可,以免損傷局部皮膚。常用溫水洗凈口水流到處,然后涂上油脂,以保護下巴和頸部的皮膚。
及時添加輔食提高咀嚼能力
在增加輔食(4~6個月時)開始吃米粉時,家長有意識地加強其吸、吮、吞、咽的能力,待孩子長牙后,就要盡量少給他吃半流食,或煮得特別爛的食物,而要選擇些稍硬的東西(如雞蛋餅等),來提高他的咀嚼能力。
游戲鍛煉口腔肌肉
到了兩歲以后,家長可以采取用吸管吸水喝,或吹氣球的方式,來訓練孩子的口腔肌肉收縮能力。吹氣球時,家長可教他先合攏嘴巴,再慢慢嘟起腮,嘴處留出一個小孔吹氣;當這個動作熟練后,再讓他學會深吸氣,并對準氣球孔吹。這種反復的吸氣和吹氣,需要腮部不停地外鼓和收縮,進而促使口腔肌肉得到鍛煉。當然,同樣道理,吹笛子、吹泡泡等,也能有助于鍛煉孩子的口腔肌肉,解決口水問題。
圍嘴,育兒的好助手
圍嘴是寶寶的一種特別服飾,更是媽媽的育兒好助手,它不僅可以保護外衣不被弄臟,還是一種裝飾品,潔白的圍嘴還可幫助孩子從小養成愛整潔、講衛生的好習慣。此外,圍嘴應經常保持整潔和干燥,這樣寶寶才會感到舒服,樂于使用。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561428.html
相關閱讀:把孩子培養成一個演說家
1歲7-8個月寶寶愛看的書
孩子出現口吃時的教育對策
孩子發燒夜間如何護理
家長如何培養出能說會道的寶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