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于70后,“2+4”的家庭模式是80后年輕人的范本,即2位獨生子女共同贍養4位老人,小兩口的孩子自然也被4位老人所呵護。這個群體自幼普遍受到父母的精心呵護,自理能力有所欠缺,同時,他們還面臨著激烈的職場競爭,工作壓力大,這些都影響他們養育下一代的技能和態度。80后需要多學育兒經驗,親力親為地讓自己孩子健康成長。
一、現實壓力太大
我國80后多為獨生子女,婚后就要面臨贍養4位老人,加上房貸、車貸,經濟壓力可想而知。80后目前處于事業拼搏時期,對孩子關心教育有力無心,即使想要陪伴孩子,也僅剩工作休息時間,不得不借助長輩幫忙。熱播劇《蝸居》曾有一段臺詞,“孩子喝進去要奶粉,拉出來要用尿不濕,進出都要錢,整個一雙向收費。”孩子的出生給80后們又加上一座壓力大山,進階為“孩奴”。
回憶一下我們的童年,沒有游樂場,沒有昂貴的玩具,沒有進口的零食,可是我們依然有無盡的樂趣。對于孩子來說,爸爸抱起來舉高高,遠比任何玩具都更有吸引力。孩子需要父母的關心與陪伴,這些都是物質條件所無法取代的。
二、自己還是孩子
家中出現“小公主”、“小王子”基本是從80后開始的,相對比來說,80后比較以自我為中心,希望自己的生活質量不會因為孩子的到來而降低,希望可以想玩就玩,或者隨時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80后大多喜歡自由,婚育年齡晚,很多都是在長輩的催促中完成,更有甚者,把結婚生子當做完成任務。孩子出生后,自己的任務完成了,至于孩子,直接交給父母,只負責生不負責養。
三、過度擔心
由于現在市場爆發的食品安全問題,很多80后父母對于孩子的飲食安全更加注意。進口奶粉已經成為標準配置,有的家長甚至連孩子的餅干、飲品都選擇進口的。一味追求國外產品,可是,進口奶粉可能并不適合中國寶寶,而且,也不一定安全。
除了食品安全,孩子的衣、住、行都有講究。衣服擔心有熒光劑、滑石粉,出門擔心有人販子,走路都怕孩子會摔跤。這些擔心會讓自己陷入緊張與麻煩,還會讓長輩們無所適從,擔心孩子的安全是好事,可是過度擔心,就會引發不必要的心理問題。
四、沒有經驗
80后獨生子女較多,沒有兄弟姐妹,也很少有和小孩子接觸的機會,沒有照顧小孩子的經驗。當自己的孩子突然到來,就會變得手忙腳亂,不知道從哪里下手。有的會借助育兒書上的理論,結果只是照搬照抄;有的會上網查詢,結果無法分辨有用信息,最后都會讓自己更加迷茫。
世界上沒有一樣的兩片樹葉,也沒有兩個相同的孩子,所以在養育孩子的問題上,可以選擇借鑒,但是更多的還是要根據孩子本身,及時調整自己的養育方法。和孩子一起學會成長,不斷積累經驗,變得增加成熟。
80后的壓力是很大,但是作為父母,就要承擔起這份責任。反過來想,其實這不僅是責任,還是一種甜蜜,孩子的甜美的笑臉、銀鈴般的笑聲,都是父母最甜蜜的收獲。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不要讓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缺少父母的陪伴。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561542.html
相關閱讀:家長18種做法毀掉孩子自尊
你會吸引孩子和你說話嗎
你剝奪了孩子創造表達愛的機會了嗎
強勢母親對孩子的心靈傷害
怎樣對待早熟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