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有感情
為孩子講枕邊故事,要用感情來表現氣氛,而且要輕柔甜美。講故事之前最好先了解故事的主題和內容,掌握每個角色的個性和故事情節,那么講起來一定很自然生動。
聲音豐富
火車“嗚嗚”、汽車“嘟嘟”聲、小狗“汪汪”……都可以用不同的擬聲發音來表現,而不是呆板地念出字來;同樣地,大狗熊的聲音和小白兔的聲音也應該不一樣。如果家長能夠充分表現愉快、憤怒、失望、難過等情緒,睡前故事就會和廣播劇一樣精彩。
愛心加耐心
如果昨天的故事還沒講完孩子就睡著了,那么今晚講故事時,最好要有“前情提要”。在講述過程中孩子可能會有疑問,這時候應該先為孩子解說然后再繼續,不要說“現在不要問,等講完了再告訴你”,那是最不高明的。
適度改編
可以適度將故事情節改編,孩子的吸收能力和興趣都不同,爸爸媽媽可以試著了解孩子的能力范圍,然后小幅度變動故事內容。例如有些外國故事的主角名字洋味十足,不妨改成鄰家小孩的名字,孩子聽起來會更親切。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572857.html
相關閱讀:孩子發燒夜間如何護理
1歲7-8個月寶寶愛看的書
孩子出現口吃時的教育對策
把孩子培養成一個演說家
家長如何培養出能說會道的寶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