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句俗話“棍棒之下出孝子”,講的是對挫折教育的推崇。但最近這些年,隨著中西教育理念的交流,賞識教育越來越多地被人提起,并有愈演愈烈之勢。
“我們經常走極端,原來是‘棍棒教育’的極端,現在幾乎是把‘棍棒教育’全盤否定,又走了‘賞識教育’的極端。”網友“巧笑倩兮”是一名小學老師,她說她曾經遇到過一個學生,因為沒完成作業被老師批評了幾句,竟然拿起書包就要回家,還說以后不上學了!昂⒆邮歉鵂敔斈棠涕L大的,從小就被溺愛,連爸爸媽媽都不敢批評他!
記者在學生中做了一個小型調查,小學生8人,中學生12人。其中14人表示,平時在家里,父母都是表揚多、批評少。有一名小學生還表示,在家里都是他說了算,就算有什么要求,父母開始不同意,只要自己一哭,立馬沒轍。
記者在論壇中調查了10名家長。大家一致認為教育孩子時應該賞識教育和挫折教育并行,但9名家長表示,實際情況中很少批評孩子,甚至不敢批評,因為稍微一批評,孩子就發各種脾氣。另外,具體怎樣進行挫折教育,很多家長也表示沒有頭緒。
。壅f法]
賞識教育不是簡單表揚“
賞識教育是基礎,但也要適當進行挫折教育。”朝暉中學德育副校長高興平認為,賞識教育和挫折教育都要掌握一個度。
“現在的孩子基本都是獨生子女,甚至是”獨二代“,他們遇到的普遍問題就是,聽到的表揚聲太多,批評聲太少,所以經常是一遇到批評就接受不了!备吲d平說,現在有些孩子一遇挫折動輒離家出走甚至輕生,跟家長、學校的教育都是分不開的。
不過,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時有一點很重要,家長要學會跟孩子進行溝通。孩子做錯事進行批評時也要注意一個原則:對事不對人。
江心島小學校長沈洪認為,大家也不能把賞識教育簡單地等同于表揚,賞識教育也是需要技巧的。
“當孩子真正取得進步時再進行表揚,不要動不動就把表揚放在嘴邊。無原則的表揚不僅不利于孩子成長,還容易使其驕傲自滿,心理承受能力降低。”沈洪說,比如孩子的吃飯問題,對于剛剛入學的孩子來說,按時吃飯、不挑食、不剩飯確實很難得,所以在一年級,如果小朋友能做到這些,老師就會獎勵他一張小卡片,對他的努力表示肯定。而當孩子升入高年級時,這些就是他應該做到的,所以老師就不會再獎勵。
體育鍛煉是最好的挫折教育
“在門診的時候,我經常問家長,你喜歡孩子什么?家長們的回答往往是”成績好“。那拋開這個,還喜歡別的什么呢?十有八九的家長回答”不知道“。”杭州市七醫院心理科主任陳樹林說。
這就是現在絕大多數家長們所進行的賞識教育,只要成績好,就一味地夸獎,給孩子過度的保護,而不是真正地去欣賞孩子的優點。
在陳樹林看來,真正的賞識教育要講究原則,應該就事論事。鼓勵孩子去競爭,去跟比自己優秀的人比較,因為社會的比較可以鼓勵人進步。
現在一個家庭往往只有一個孩子,大家都以他為中心,根本不缺表揚和夸獎。這些孩子欠缺的,是集體環境中的競爭,也可以理解為挫折。
作為家長,如何為孩子創造有競爭的集體環境進行挫折教育呢?陳樹林認為:“體育鍛煉是最好的選擇!
陳樹林說了自己對兒子的挫折教育。才8歲的兒子去練跆拳道,剛入門時比不上人家,小朋友特沮喪。他就鼓勵兒子說:“這次失敗了沒關系,下次我們把人家比下去就好!苯Y果,下次小朋友真的贏了,回家討獎賞。
陳樹林沒有讓他如愿,而是為他制定了更高的目標。長此以往,隨著腰帶顏色的不斷變化,小朋友不僅很有成就感,而且也知道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道理。
最后,陳樹林想告訴所有家長,對孩子的賞識教育不可少,但千萬別因為你的沒原則,而讓孩子失去了自我。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573513.html
相關閱讀:強勢母親對孩子的心靈傷害
你會吸引孩子和你說話嗎
怎樣對待早熟的孩子
家長18種做法毀掉孩子自尊
你剝奪了孩子創造表達愛的機會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