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天目新村的汪阿姨告訴記者,前段時間兩歲多的小外孫突發高燒,送去醫院后一直按普通感冒進行治療,但孩子病情卻越來越重,不但高熱不退,并且伴有頭暈、頭痛、嘔吐等癥狀。于是,汪阿姨一家趕忙把孩子送往杭州搶救。隨后,孩子被確診為急性化膿性腦膜炎,并馬上被送入TCU病房搶救,10多天之后才轉危為安。
據縣人民醫院的肖士祿醫生介紹,“這段時間,兒科收治了不少嬰幼兒患腦膜炎的幼兒病例,都出現了不同癥狀的病危狀況。像急性化膿性腦膜炎,如果不能及時治療,會有生命危險。嚴重的還會造成智力、視力、聽力、運動以及語言障礙、癲癇等后遺癥。”據了解,汪阿姨外孫后遺癥程度要等到走路、說話甚至上學后才能判定。
急性腦膜炎突發無征兆
肖醫生指出,急性腦膜炎不是傳染病,而是由多種特異性病毒感染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現在這種季節天氣多變,人體抵抗力下降,病毒侵入體內可能導致中樞神經系統損傷。”他解釋,這些病毒經消化道或者呼吸道進入人體淋巴系統繁殖,然后經過血流感染顱外的某些器官,這個時候,病人就會出現發熱、頭痛、嘔吐等癥狀,一些嚴重的還會出現抽搐、昏迷。
“由于小孩子的中樞神經發育不夠完善,如果不及時治療,病毒很容易侵入腦膜或者腦實質,還將會導致呼吸衰竭,甚至癱瘓。”他特別指出,最近接觸的嬰幼兒病例很多都是因為炎癥累及腦膜,而且腦膜炎突發沒有明顯征兆。家長很容易大意而導致病情加劇。
病毒傳播夏秋之交最猖獗
“腦膜炎發病比較急,表現為高熱、頭痛及腦膜刺激癥狀。”肖醫生解釋,它分為流行性和散發性兩種。流行性腦膜炎又分為普通型、重型、極重型。散發型腦膜炎癥狀輕,主要是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在仲夏及初秋發病,尤其是八九月份,主要還是因為孩子免疫力降低、病毒活躍。“家長還要特別要警惕乙型腦炎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腦膜炎,這個季節,蚊蟲叮咬可能會通過血液傳播乙型腦炎病毒。因此要做好滅蚊、防蚊工作。”
初秋晝夜溫差大,警惕急性腦膜炎
記者了解到,由于晝夜溫差較大,小孩子特別是嬰幼兒體溫調節中樞和循環系統發育尚不完善,不能及時調節體內和體外溫度的突然變化,免疫力又低,很容易患感冒、發燒等病癥。“如果不及時治療,病毒就會乘虛而入,侵襲腦部,引起急性腦膜炎。”
肖醫生指出,特別是六個月不到的小嬰兒,一旦出現高燒不退,或者伴有頭痛、抽搐、精神異常癥狀出現,家長一定要及時就醫,千萬不能當做一般感冒治療,以盡量避免后遺癥發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577590.html
相關閱讀:春節幼兒安全健康問題早知道
盛夏季節 預防寶寶中暑吃什么好?
寶寶鼻塞打噴嚏 可能是患過敏性鼻炎了
如何緩解寶寶打針的疼痛
春季補鈣 謹防寶寶 重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