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爭寵的原因:
寶寶在8個月時就能體會到愛和滿足,1歲半左右開始有了憤怒、恐懼、不安等情緒,并渴求愛,發展出嫉妒的情緒。
1、渴望
孩子之所以會做出“爭寵”的行為,真正的目的,是希望得到父母更多的愛。孩子的心是敏感脆弱的,如果父母多關心了另外一個孩子,那么這個孩子也會渴望得到父母的關愛。
2、恐懼
當第二個孩子出生后,難免將注意力放在照顧老二,而忽略了老大也需要被關愛。有時老大會害怕自己將要失去父母的愛了,老大的嫉妒心便產生,有時會去攻擊幼小弟妹,或是把自己的行為退化,去模仿弟弟妹妹的行為來引起父母的關愛眼神。
3、憤怒
看不慣小寶寶比自己好,或別人擁有自己所沒有的東西;大寶寶正在學習規矩而犯錯要承擔,小寶寶犯錯沒關系;大寶寶要讓小寶寶,有時會引起大寶寶心理不平衡。
父母如何公平對待兩個孩子:
1、承認孩子個體差異
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孩子,每個孩子都有屬于自己的個性和氣質特點,雖然是同一父母所生,卻不是完全相同。既然有差異,父母就不可能完全一樣地對待每個孩子。
2、思想上要公平對待
孩子不管是平凡還是優秀,調皮還是懂事,都是父母的寶貝,孩子的一舉一動都看在父母的眼里,所以父母對孩子的愛應該是平等的。
3、讓孩子學會分享
不僅父母需要做出協調,孩子也要學會努力,學會分享和禮讓,學會自己協調處理問題,這才是真正解決父母心頭大事的關鍵。
4、建立孩子間的感情
孩子之間是有感情的,很多時候是無所謂公平不公平的,只要兄弟姐妹之間感情深厚,事情往往很容易處理,不會引發矛盾和沖突。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583347.html
相關閱讀:幼兒閱讀內容應簡潔淺白
幼兒學國學要“學之有道”
孩子學新事物家長應耐心
我家有個乖苗苗
家有男孩,如何養更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