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寶寶精通18武藝不等于全面發展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才藝培養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最近一份“幼兒園孩子簡歷”讓很多網友大呼“自己的簡歷弱爆了”。這個小朋友不但學過鋼琴、英語、滑輪、冰球、武術、舞蹈,還認識300多漢字,參加過體育比賽……有人驚嘆,有人焦慮,有人質疑:學齡前兒童是否需要18般武藝樣樣精通?精通更多才藝就等于孩子的全面發展嗎?

  才藝上的早熟不是好事

  哈佛大學教授博通•懷特在哈佛幼兒園主持的長達13年的項目也許可以給我們一個答案。

  為了研究早期培訓能否讓兒童變得更聰明,擁有更成功的未來。他選擇了幼兒園里發展特別優異的兒童作為研究對象。因為他們關心的是兒童的平衡發展,所以沒有研究那些在智力或者藝術上表現特別出色但在人際交往方面有困難的等方面特別差的孩子。

  他們發現,讓孩子看起來聰明很容易,經過這些機構的強化培訓,幼兒確實在某些方面表現出“早熟”。

  但坦普大學兒童發展心理學家凱西•赫什-帕薩科等人的另一項研究卻告訴我們,幼兒個人才藝上的“早熟”也許并不是好事。 參加研究的120個孩子,有些去了以學業為主的幼兒園,有些去社交為主的幼兒園。當他們5歲時,前者比后者知道更多的字母和數字。但當他們上小學以后,前者并沒有比后者更顯示出更高的智商。他們的優勢沒有了。而且前者比后者創造力更差,對學習卻更缺乏熱情。

  悠閑的兒童更優秀快樂

  那么不以課內學業為主,單純給孩子培養課外特長,是不是就不會影響他們的創造力了呢?任何人要訓練滑冰、閱讀、彈鋼琴、下棋等等才藝都是必須投入大量時間的,孩子更是如此。相應地,在其他方面花費的時間就減少了。這包括和其他孩子一起玩的時間。

  有著20年兒童和青少年咨詢經驗的心理咨詢師兼作家詹姆斯•泰勒博士在心理咨詢中的發現也證實了這一點。很多有特長的孩子在情感發展上落后2-5年,這是由于父母在他們的特長上花了大量的精力卻忽視了孩子的情感發展。情感發展不成熟往往導致孩子無法面對挫折,人際溝通不力等等的問題。

  懷特的研究還發現,很多優秀并且快樂的兒童,大部分時間都用來做他們自己選擇做的事情,甚至他們有很多時間非常悠閑。這個悠閑的時間很可能不知不覺中促進了孩子的發展。吉爾•斯丹木是研究大腦發展的心理學家,她指出,現代社會的快節奏和一些所謂寓教于樂的玩具,讓父母覺得要利用每一分鐘來“培養、教育”孩子。而大腦需要休息,需要一點時間來建立連接。

  對小鼠的研究發現,豐富的環境和信息可能反而不如自然環境有利于大腦的發育。行為神經學家威廉姆•格林納夫為了研究不同環境對小鼠的影響,把小鼠分別放在3個環境里生活。一組隔離在小籠子里,沒有任何“鼠際交往”。第二組在一個相當大的籠子和其他幾只小鼠生活在一起,接近自然環境。第三組生活在迪士尼樂園一樣的環境里,有各種滑梯、輪子……并且有幾只小鼠生活在一起。

  他們發現,生活在自然環境里的小鼠最聰明,不但比缺乏“鼠際交往”的小鼠聰明,甚至比有很多刺激的,生活在迪斯尼的小鼠還要好。人類嬰幼兒也許存在著同樣的現象,過多的刺激有時候可能反而會造成傷害。雄心勃勃的早期教育很可能會造成神經擁堵現象反而影響智力發展。

  游戲是一種真正的學習

  那么怎樣讓孩子學習呢?家長可以讓孩子去接觸各類事物和活動,在孩子感興趣,沒有壓力的情況下去學習,因為學習效果的好壞不在于接受信息的多少,而在于接受信息的方式。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自然而然地接受外界的信息,可能是有助幼兒發展得比較好的方式。

  游戲也許是個不錯的方式。很多研究都指出,游戲能夠促進幼兒發展。游戲能夠促進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造力;幫助兒童建立更好的注意廣度;利于兒童的社會性發展和語言發展;還能夠促進幼兒自我管理能力……赫什-帕薩科等人在她們的兒童教育指導書《愛因斯坦從沒用過學習卡片》里詳細論述了幼兒游戲的好處和缺乏游戲可能對孩子造成的傷害。

  所以,學齡前兒童學習18般武藝,是不是就是培養孩子全面發展?我們不能給出確切答案,因為還需要問兩個問題:

  他們是以什么方式學的?

  有沒有占用他們自由游戲的時間?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589167.html

相關閱讀:幼兒怎樣學英語更有效?
培養寶寶藝術氣息的6個好方法
兒歌是兒童訓練語言的需要
給孩子報興趣班要避免的誤區
如何幫助孩子發展藝術欣賞的能力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