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讓寶寶學唐詩不如學兒歌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才藝培養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讓寶寶學唐詩不如學兒歌,很多寶寶的家長都很喜歡讓孩子小小年紀就背誦唐詩古詞,殊不知寶寶并不能理解那個難度的東西,背起來很費力,寶寶不愿意的苦惱,家長也很頭疼,與其這樣,不如讓寶寶學習唱兒歌,又能鍛煉記憶能力孩子也有興趣的多。

[相關推薦]早教兒歌的學習與培養


時下,不少年輕的爸爸媽媽都熱衷于讓幼兒背誦唐詩,甚至片面地把能背誦多少首唐詩、能認識唐詩中多少個漢字當作早期教育的重點,認為孩子背的唐詩越多,說明孩子越聰明、記憶力越好,對孩子的智力開發也越有幫助。但在我看來這種做法有欠妥當,與其讓幼兒強硬地學習背誦唐詩,不如讓幼兒輕松愉快地讀唱兒歌。

眾所周知,唐詩是我國古典文學的瑰寶,它語言精練,寓意深刻,這里且不說唐詩的格律、流派,也不說唐詩的修辭和煉句,只說說唐詩的內容,其包羅萬象的意象、深奧艱澀的寓意,有時連我們成人都無法透徹地體會和理解,更何況是對于那些涉世尚淺、思維單純的幼兒呢?

比如說李白的那首著名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靜夜思》,雖然在我們成年人的眼中看來它的寓意明白得如同口語、白話,但對于年幼的孩子來說,在理解上還是客觀存在一定困難的,恐怕還得需要爸爸媽媽多做些解釋。

幼兒背唐詩,大多都不理解,不是死記硬背、糊里糊涂、不求其意,就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解釋和理解唐詩,這種曲解唐詩的結果常常是讓大人哭笑不得,但孩子又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兒,大人的笑常常讓孩子感到莫名其妙、很傷自尊心和興趣感,因此也就慢慢地就沒有了最初背誦的新鮮感和滿足感,即使背誦了下來也沒有從中學到知識和獲得成就感,這樣的教育效果不言而喻、可想而知。

而兒歌是專為幼兒創作的,它的內容貼近幼兒的現實生活,語言符合幼兒的朗誦特點,形象生動,富有童趣,瑯瑯上口,很容易理解,幼兒一聽就明白,不需要家長做過多的解釋。這樣幼兒在接受它時,不用刻意地去記憶,就能背誦下來。孩子從中獲得了成就感,學習自然就有了積極性。有的兒歌把正確的行為規范作為內容,讓孩子在朗誦的同時受到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培養禮貌行為作風,接受正確的家庭教育。比如:

“小板凳,真聽話,跟我一起等媽媽,媽媽下班回來了,我請媽媽快坐下……”;

“花盆里,開紅花,星期天,我在家,不撒嬌,不霸道,在家也當好娃娃……”;

“公園里,花兒開,紅的紅,白的白,花兒好看我不摘,大家夸我好乖乖……”等等。

這樣幼兒通過誦讀,不僅記住了兒歌,而且潛移默化地接受了正面的教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589173.html

相關閱讀:給孩子報興趣班要避免的誤區
幼兒怎樣學英語更有效?
兒歌是兒童訓練語言的需要
如何幫助孩子發展藝術欣賞的能力
培養寶寶藝術氣息的6個好方法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