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你家孩子輸得起嗎?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兒童心理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如今社會競爭如此激烈,不少家長從小就對孩子灌輸“只能贏不能輸”的觀念,但是讓孩子如此追求輸贏,會在孩子的心里造成一種怕輸的心理。孩子如何面對失?怎樣才能輸得起?這個問題讓許多家長開始反思

  講述孩子沒拿第一就生氣

  “最近,我下班回到家,女兒一見到我就突然大哭起來,把我嚇了一跳。”家住南寧長湖路的鄧女士告訴記者,女兒今年讀小學一年級,上學期成績一直排班上第一,最近段考卻意外掉到了第五名。“我勸了她兩個多小時,她才安靜下來,還要我保證以后都不要再提這次段考,要不然就不理我。這讓我突然間意識到,對孩子的教育出問題了,竟然對一次考試失利如此害怕”。

  鄧女士說,從幼兒園開始,女兒就表現得爭強好勝,總愛耍些小聰明拿第一,哪怕和鄰家的孩子玩游戲,也要非贏不可。如果輸了,就會噘起小嘴半天不理人。“剛開始,我還認為孩子爭強好勝是好事,最起碼說明孩子很上進,希望做到最好。但漸漸地我發現,孩子抗挫折性很差,只要沒拿到第一就發脾氣”。

  分析孩子敢贏是否怕輸

  “競爭意識是一把雙刃劍,既是激發孩子自身潛能,不斷向前的動力,同時又考驗著孩子們的抗壓性和挫折容忍力。”兒童心理咨詢師趙勇軍表示,孩子們最初面對失敗時,會表現出兩種類型:一種是堅持度高,非贏不可的幼兒,父母千萬別再煽風點火,要求“好,還要更好”,更不能讓孩子永遠立于不敗之地,他們更需要有一些輸的慘痛經驗,才能體會“贏”是怎么回事。

  而對于既期待又怕輸的孩子,父母則應多鼓勵,最好的辦法是先把標準降低一些,在遇到困難時,要溫和地堅持,鼓勵孩子完成任務,循序漸進,一旦有了成功的經驗,他們會更愿意做出努力,并漸漸體會不輕言放棄的美好感受。

  趙勇軍強調,培養孩子的競爭意識是必要的,但不宜過早,也不要凡事都只強調競爭的重要性,在強調競爭的同時,更需要培養孩子合作、失敗了要服輸的精神。“眼下不少家長總是非常擔心自己的孩子在起跑線就輸了,因此反而剝奪了孩子啟發自我競爭意識的能力”。

  建議從小培養孩子平常心

  資深心理咨詢師歐靜怡是兩個孩子的媽媽。談及如何讓孩子正確對待輸贏,她深有感觸地說起一段自己的經歷。“我的小兒子今年5歲,去年開始送他學圍棋。教他的是一位年輕的女老師,很親切溫柔。兒子老對我說,他很喜歡這位老師,每次因為特殊原因缺課了,他總是想方設法要補回來。有一天,我終于明白她為何這么受孩子歡迎了。

  最近,兒子學棋回到家,就迫不及待地從包里拿出一支鉛筆,開心地說:“媽媽,今天老師獎勵我一支鉛筆。”“下棋贏了?”“沒有,贏了的得兩支,輸了的得一支。”歐靜怡說:“現在孩子沒有太多的機會去學習承受失敗,因為父母總是希望竭盡所能為孩子提供盡量好的成長環境,孩子從小便是一帆風順、養尊處優,沒有磨難。這位圍棋老師用簡單的方法把‘勝利’和‘失敗’放在同一個領獎臺上。孩子們感受的不是驕傲和氣餒,而是繼續前進的平常心。一支鉛筆,給孩子信任和自信,這是最重要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608397.html

相關閱讀:寶寶缺乏安全感的3個獨特的表現
測測寶寶心理健康程度.
媽媽要做解開孩子心結的好醫生
叛逆期的孩子要巧引導
孩子的恐懼與年齡有關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