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不少青少年存在著生理成熟程度和心理成熟程度的矛盾,在心理上往往很幼稚,還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愛情,還不知道應該怎樣掌握分寸、控制自己,所以過早地戀愛往往沒有好結果。這對個人的健康成長和社會發展都不利。
在一個初級中學里,不少學生聚集在布告板前,望著剛貼出來的一張布告,小聲地議論著。張珍珍記大過了,嘖,嘖!交交朋友嘛,有什么了不得,要這么小題大作?老師說她品質惡劣,道德敗壞呢!我真不明白,她前兩年都被評為'三好學生',怎么一下子變得品質惡劣、道德敗壞了?
這是一個初中女生因為談戀愛而受處分的狀況以及學生們的一些議論。這種狀況在目前一些中學里時有發生,老師和家長一般都把這種行為看成是壞事,不學好,思想落后,父母親對孩子實行打罵,甚至把孩子趕出家門;學校嚴厲處分孩子,甚至開除出校。這種看法和做法對不對呢?不對,很不對。這樣做會引起十分嚴重的后果,這是每個教師和家長必須認識的。
早戀并不是什么邪惡的事,決不能把早戀和品質惡劣、道德敗壞劃等號。歷史上有許多名人都是早戀的。普希金給異性寫情書、歌德開始被異性弄得神魂顛倒的時候也只有十四、五歲。馬克思十八歲和燕妮訂婚,他們談戀愛當然更早,聶耳在中學時代就談戀愛了!都t樓夢》中的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三個人鬧三角戀愛時也只有十四、五歲。這難道都是品質惡劣、道德敗壞嗎?
當然,這樣說也并不意味著我們應該提倡早戀,也不意味著應該從這方面效仿名人,因為時代和社會的條件是不同的。前面說過,性首先是人類的一種自然需要,它有自然屬性,更有社會屬性。這是因為人是社會化的動物,人類性行為不能不對社會產生重大影響,所以社會對性行為不能不施加控制。
青少年在十幾歲的時候就產生了性需要,但在這個時候社會要求他們集中精力長知識、長身體,不要為戀愛分散精力。由于不少青少年存在著生理成熟程度和心理成熟程度的矛盾,在心理上往往很幼稚,還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愛情,還不知道應該怎樣掌握分寸、控制自己,所以過早地戀愛往往沒有好結果。這對個人的健康成長和社會發展都不利。因此社會必須引導孩子們集中精力于學習進步,不要過早地戀愛,不要在春天浪費自己的夏天,不要在果實還遠遠沒有成熟的時候急于把果子摘下來。
在這方面,以下幾個問題是需要注意的:
一、要對青少年進行人生觀的教育,使他們有遠大的理想和追求。先立其大者則其小者不能奪也。一般說來,志趣高遠、學習努力的學生早戀的很少,就是這個道理。
二、要對青少年加強性教育,首先是性的道德文明教育,使他們破除性神秘感,保持正常的兩性交往。有人曾經調查了三個中學的十一個班級,其中男女同學正常交往的班級早戀人數只有男女同學互不來往的班級早戀人數的百分之六十,就說明了這個問題。
三、教師、家長也要破除神秘感,不要看到孩子與異性常在一起,就斥之為早戀。有個學校初中三年級班長(男生)和學習委員(女生)學習成績都很優異,而且對數學都很有興趣,經常在一起互考難題?墒,老師竟斥責他們是早戀。他們對此十分反感,反而抱成一團,真的早戀了。
四、要注意孩子的動向。早戀是有苗頭的,例如:學習成績突然大幅度下降了;突然地過于注意修飾了;下課后經常不在家;有時若有所思、說話少了;經常收到來信,信封上又不注明單位和姓名;喜歡一個人寫寫信、記日記,千方百計地不讓別人看到……如果發現以上這些情況,就要更關心孩子,和他談心,加以引導。
五、要充實和豐富孩子的業余生活,如文娛體育活動等,使他們過剩的精力有個發泄的正確途徑。孩子愛看小說和電影,不可避免地會接觸一些愛情的情節,對此要啟發他們有正確認識,而不要盲目模仿。
六、如果孩子真的陷入了早戀,決不能對他們采取粗暴的態度,否則是十分有害的。有個初中女學生,由于和男學生互遞小紙條,被教師發現了,記了大過。她回家后,被父母痛罵、痛打。并被趕出家門。她在馬路上又冷又餓,有個流氓引誘她,叫她在人家家中暫住,過一天等父母怒氣平息后再回家。小姑娘受騙了,當夜就被流氓奸污,她很快地墮落了,變成了一個女流氓。這是誰之過呢?流氓當然罪大惡極,父母、教師就不該負責嗎?社會沒有普及性教育,使孩子們在性愚味中徘徊,不也該負責嗎?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609912.html
相關閱讀:孩子的恐懼與年齡有關
媽媽要做解開孩子心結的好醫生
叛逆期的孩子要巧引導
寶寶缺乏安全感的3個獨特的表現
測測寶寶心理健康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