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記憶力培訓
快速閱讀培訓
速讀訓練軟件
手機版
提高記憶力
記憶法
最強大腦
快速閱讀
閱讀答案
勵志名言
經典語錄
經典句子
高中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大學
增強記憶力
記憶術
記憶大師
全腦速讀
電子課本
傷感文學
名人名言
詩詞大全
初中
初一
初二
初三
中考
專業
左右腦開發
注意力
記憶實例
速讀教程
單詞記憶
智慧人生
故事大全
幼兒教案
小學
詞語
組詞
造句
教案
試題
記憶力訓練
記憶方法
記憶宮殿
右腦開發
速讀訓練
思維導圖
學習方法
學習計劃
早期教育
潛能開發
作文大全
記憶資訊
右腦記憶方法
右腦開發訓練
照相記憶
影像閱讀
思維模式
吸引力
潛意識
催眠術
九型人格
教練技術
古詩詞名句
近義詞
反義詞
精品推薦:
逍遙右腦
>
幼兒早教
>
兒童心理
>
現代孩子怎么越來越難懂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兒童心理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現代孩子怎么越來越難懂 2002年10月17日 08:46 北京青年報 在因特網上鍵入“校園暴力”,立即獲得15800個搜索結果。如果調閱一下各地的報刊,就會發現青少年犯罪案件的報道,其中還有個別性質相當嚴重的惡性案件。另外一份來自中國青少年犯罪研究會的統計資料表明,近年內,青少年犯罪總數已經占到了全國刑事犯罪總數的70%以上,同時學生中發生的一些不正常的現象也不能不令人擔心。 對話人:孫曉云/教育科學研究專家 楊曉光譚璐/本報記者 警惕孩子的攻擊性行為 記者:為搶兩元錢,竟然殘忍地將一個鮮活的生命殺死,行兇者并非暴徒,而是常常被我們忽視的一群少年。無獨有偶,一個美國孩子,微笑著舉起手槍,向他的同學開槍,數條生命的鮮血染紅了校園……青少年犯罪的動機相對成年人而言比較蹊蹺,他們純粹的牟利或圖財的動機并不明顯,他們的動機在成年人看來常常是不可思議。 一個半大孩子,要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有時候只需要一念之差,一步就跨出去。可以說他們既是“弱勢人群”,又很容易變成社會的“高危人群”。 孫云曉:孩子殺人縱火這樣的事情看起來很極端,很特殊,很典型,但是這個事情我覺得特別需要注意的就是它存在著普遍性,就是關于孩子的攻擊行為,這是具有普遍意義,值得研究和防范的問題。 比如說美國頻頻發生校園槍擊事件,這是非常典型的攻擊性事件。美國、德國的校園時常發生攻擊性事件,在日本也不斷發生校園暴力事件,大概每年有15萬起。那么這些現象的發生,其實都可以看到它有相似之處,都是因為個人受到某些挫折時,產生一種憤怒的情緒而引起攻擊性的行為。有的屬于定向的,你欺負我,我就得欺負你,有的屬于發泄,我就是不高興。 什么是攻擊性行為?按心理學的解釋就是:一個人,當他受到挫折的時候,引起情緒上的憤怒,而產生了對一定對象的報復、攻擊的行為。其實1996年、1997年做中國城市獨生子女人格發展與教育的研究時,我們當時已經發現了80%以上的城市的中小學生存在著不同程度的攻擊性行為,他們不太善于處理自己和伙伴的關系,很容易傷害人。 記者:比例有這么高? 孫云曉:所謂80%講的不是犯罪行為,而是不同程度的攻擊性。程度較輕的比如說話刻薄,挖苦別人,因為一點小事就不依不饒的,容易傷害別人,不大顧及別人。這樣的話,他就在伙伴的關系上常常發生一些矛盾,容易采取一種攻擊性的言行,行為過激。 3 4 5 后1頁 當時我們的研究認為中國獨生子女人格發展具有五大優點、四大缺陷,顯然攻擊性較多是獨生子女人格缺陷之一。但是在這個地方我要說明一下,實際上這也不能解釋說獨生子女就有攻擊性。我們當時有一個很重要的結論,在國際上都有共識的,就是我們不認為獨生子女是問題兒童,因為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之間不存在本質的差異,不是說獨生子女就一定沒有愛心,就一定有攻擊性,不是這樣的。現實中很多獨生子女很有愛心,也沒有攻擊性。 至于孩子產生攻擊性的原因那次調查沒有完成,因為孩子攻擊性產生原因比較復雜,我們那次沒有做出學術上的解釋。 記者:攻擊性行為強到了犯罪行為的地步,是不是比例很。 孫云曉:那當然。當時我們做調查的本意沒有想得出攻擊性的結論,結果做相關分析的時候發現,很多事是與攻擊性有關系的,但是由于客觀條件的限制沒能做進一步解釋。兒童的攻擊性中有很多因素,家庭因素、社會因素、群體因素、遺傳因素,比較復雜。 這一代孩子小的時候就強調自我為中心,從小就不大會關心別人。我感受特別深的就是,全中國的父母沒在一起開過會,但是父母跟孩子都會說的一句話就是:孩子,只要你把學習搞好了,別的什么也不用你管。父母對孩子的為人處事想得不是特別多,讓孩子從小覺得不需要關心別人,自己千萬不能受委屈,這是多數獨生子女的普遍現象。久而久之,他也就不了解別人怎么想,而是特別在乎自己是否舒適,是否痛快,意識不到別人的存在,我想這是特別大的一個普遍問題。 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 記者:從新聞報道中我們發現,很多問題少年來自于不完整的家庭,這是偶然還是必然? 孫云曉:從小就缺少愛,或者不幸經歷多的孩子,我個人覺得有可能對他的攻擊性造成一定的強化,他不相信愛,他相信弱肉強食,他相信橫,可能他也受過別人的欺負,因此也欺負別人,不相信愛,相信暴力,變得不寬容,如果在一種寬容的、幸福的環境里在愛中長大的孩子,往往他對別人也會寬容一些。 記者:家庭破碎的孩子的教育怎樣完成? 孫云曉:我們從來不會反對父母離婚,從主流判斷來說,這體現了人們追求真正的愛情,真正的婚姻,屬于社會文明、進步。但是不能因為婚姻的變化而改變對孩子的責任,法律是不允許的,實際上相當多的父母離異的孩子成長得很好,只是他們沒有被媒體和大眾關注,我甚至不認為父母離異的孩子是問題孩子。其實父母的婚姻對孩子的傷害不在于離異的本身,而在于父母爭吵的過程,惡劣的關系,打架、冷淡,這樣的婚姻對孩子傷害更大。很多的孩子恰恰因為父母離異后反而得到了更好的教育。 3 4 5 后1頁 這個話題還涉及到一個很難解決的問題,也就是說當父母不具備教育孩子能力的時候,孩子沒有地方可去。我到歐洲去時就看到,當認為父母或監護人沒有監護能力、沒有教育能力時,政府會把這個孩子領走,然后交給一個有教育能力的社會工作者去管理,去教育。在中國,這一直是一個還沒有破的題,我覺得中國遲早要啟動這一步。這是文明的國家特別需要的。 我最近一直研究的一個問題就是關于兒童的行為習慣,行為習慣與人格的關系,這是一個國家級課題。按照心理學家的觀點,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我曾經發表文章:《良好的習慣是健康人生之基》。葉圣陶說,教育就是培養習慣。習慣是一個人穩定的行為,我們強調的習慣是做人、做事、學習三個習慣。用教育家的觀點說,養成好的習慣,一輩子都受益不盡,像獲得利息一樣,受益于好習慣;要是有了壞習慣,就好像是一輩子還不清的債務,總得為它付出代價。3-12歲是養成良好習慣最重要的時期,是好習慣最容易養成的關鍵性時期。但是,我們哪個學校、哪個家庭特別重視習慣?似乎忘記了這個問題。就因為做父母、老師的我們這一代成年人,都從一個把文明踩在腳下的時代走來,身上都帶有或多或少的野蠻之氣,流氓之氣,我們沒有很好地清算我們自己,也就忽視了培養孩子習慣的問題。 要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很重要的是父母、老師要做出好的表率。其實教育不是說出來的,是做出來的,孩子懂道理不是聽會的,是看會的,他看大人怎么做,由模仿而會的。 教育不能沒有懲罰 孫云曉:我自己一直想寫一篇文章,寫教育不能沒有懲罰,當然現在學校特別害怕討論“懲罰”。 記者:懲罰是什么樣的? 孫云曉:所謂懲罰是讓學生對自己的過失承擔責任,有很多種方式。我覺得這個在中國是非常脆弱的,沒有人敢于使用的,孩子從小在一片贊揚中成長,固然對鼓勵信心有好處,但是一個人如果沒有受到過懲罰,他也會經不起挫折,不能敢于承擔責任。 我的觀點,一個是懲罰決不是體罰;還有一個,越是要懲罰一個人越要尊重一個人,懲罰是一種尊重。你是一個人,你要對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其實當一個人做了錯事的時候,他內心里有一種懲罰自己的需要。像劉海洋,我認為對他一個很好的懲罰,他就應該到動物園去工作,管理熊,照料這個熊一定時間。 今年1月8日美國總統簽署教育法案,不讓一個孩子落后,要用統考的方式,有人說真有意思,中國搞素質教育了,美國搞應試教育了。西方的教育以美國為代表,是體驗式學習,這種學習有利于能力的形成,不利于知識的形成,不大會考試。東方式的教育是一種接受式學習。接受式學習有利于知識的形成,不利于能力的形成,美國人現在意識到這點以后,接受東方一些好的東西,東方也應接受西方一些好的東西,互相取長補短,比較好。 3 4 5 后1頁 我認為在中小學,就應該有死亡教育,要讓孩子知道死亡是什么?比如可以到太平間里觸摸一下尸體:這叫死亡,當人不能再呼吸了,他的生命就停止了。讓孩子意識到生命是非常寶貴的,又是如此脆弱的,要珍惜一切生命。讓孩子們形成體驗式教育,要從“知情意行”做起。知,有認知水平嗎?要知道道理,知道怎么回事,然后產生情感,我覺得真正能抑制一個人犯罪的不是知識,而是情感,要有情感,要有愛,要有意志控制自己絕不做壞事,這么做事成了習慣,我根本不用想,到時候我不做,習慣就是一種穩定行為,自動化的行為。比如說,劉海洋用硫酸潑熊,他是科學精神,但沒有人文精神,他對生命漠視。 -你覺得孩子問題成堆,我們的任務就是教育他,改造他,那么就是越改造越糟糕 記者:有很多人都認為到底要不要孩子得好好想一想,不敢輕易地要孩子,恐怕完成不好教育的重任。 孫云曉:其實我覺得父母們也不需要恐懼,絕大多數人都能做好父母,大多數人很容易走入誤區,好像教育孩子就要知識淵博,琴棋書畫都要會,要有特長,還要有錢才可以給孩子提供好的條件,會有很多這樣的想法。如果總是孩子學琴,我也得學琴,孩子學數學,我也得學數學,那還不把你累死,父母的教育不要用加法要用減法。我的孩子做數理化作業,我一個都看不懂,我根本就不用看,我就關心我孩子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就夠了,我孩子考多少分,我都可以不看,我從來不會問。 今天的父母特別需要學習,把孩子當做一本很厚的書來讀,今天的孩子們身上的優點很多,所以不能說一出現孩子的問題,就說中國的下一代都完了,都是不可救藥的,其實這一代的孩子是很優秀的,他們的現代意識、平等意識、法律意識、環保意識等可能都高于成年人,他們對新事物的追求、熱情、敏銳都高于成年人。21世紀是兩代人相互學習、共同成長的世紀,我們的父母和老師與孩子一起學習,相互成長,否則的話你會覺得孩子問題成堆,我們的任務就是教育他、改造他,那么就是越改造越糟糕。 孫云曉簡介 孫云曉,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中國青少年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少先隊工作學會副會長,兼《少年兒童研究》雜志主編。1999年被國務院表彰為有突出貢獻的教育科學研究專家。2000年被國務院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授予“全國優秀兒童工作者標兵”稱號。 孫云曉自1972年起從事青少年教育與研究至今。1993年7月,他采寫的報告文學中日少年《夏令營中的較量》引發一場各界參與的大討論,并被稱為推動了中國教育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1995年以來,他先后主持了中國城市獨生子女人格發展與教育、中國城市獨生子女教育模式、杰出青年的童年與教育、向孩子學習、21世紀教育四大支柱的理論與實踐、當代中國少年兒童發展狀況調查、中小學生意外傷害的處理與防范等多項課題研究。目前,他正在主持國家級課題??少年兒童行為習慣與人格關系的研究。 3 4 5 后1頁 三、不良壓力備忘錄 今年6月,世界兒童發展組織在調查了75個國家的教育環境后,針對各種各樣的校園事件,發布了一個備忘錄,明確列出學校生活帶給青少年的20個不良壓力:學習壓力;作業壓力;考試壓力;升學壓力;家長壓力;未來就業壓力;人格貶低壓力;經濟比照壓力;過分關注壓力;同學競爭壓力;教師言辭壓力;被孤獨的壓力;家庭暴力壓力;社會暴力壓力;校園內幫派暴力壓力;暴力事件預期發生壓力;被強體力者欺負的壓力;來自于學生之間的性騷擾壓力;來自于不良教師的性騷擾壓力;來自于社會環境的意外性騷擾壓力。 該備忘錄還指出,在所有被調查的國家、學校、學生中,這20個壓力具有太典型的普遍性。每個學生幾乎要同時承負12種不同的壓力,有的承負得更多,甚至是全部。 3 4 5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609919.html
相關閱讀:
媽媽要做解開孩子心結的好醫生
叛逆期的孩子要巧引導
孩子的恐懼與年齡有關
測測寶寶心理健康程度.
寶寶缺乏安全感的3個獨特的表現
上一篇:
小心牢騷話傷了孩子心理
下一篇:
童心創傷誤區迷津解析
相關主題
幫你讀懂寶寶的話外音
稱贊孩子時你有想過嗎
請多關注孩子的心靈教育
解開寶寶的怕生情結
一次性尿布助寶寶身心健康
太小入園會不會有心理陰影
從胎兒期培養孩子時間概念
當寶寶不愿開口叫人
有些孩子需要心理咨詢
嬰兒情感是如何發展的
推薦閱讀
孩子受欺負還擊?忍讓?
孩子在外面總受欺負,確實讓家長很頭痛,教孩子還手反擊嗎,可又擔心以暴抗暴會使孩子受到……
走進幼兒心理,促進個性和諧發展
3月23日,參加了嘉興市學前教育學會三屆三次年會暨園長論壇活動,本次論壇的主題是:關注!
糾正孩子不良行為,可用說服+懲罰的方法
提問:guest 回答:陳福國(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醫學心理學教研室主任,教授) guest:我兒子……
孩子愛揪頭發怎么辦?
孩子愛揪頭發的原因大致可分為多動癥、缺乏安全感和個性特點三種: 1、多動癥。這種孩子顯……
教育男孩:我是男孩我自豪!
當知道有了兒子 瞧,這是我兒子! 有人和我一起看球賽了。 這小子肯定很調皮。 男寶寶誕生……
相關閱讀
寶寶為什么不愛洗澡?
兒童心理異常五大點需注意
父母該如何應對寶寶逆反心理
如何培養孩子的勇敢品質
家長不良心理定勢的弊端
淡化孩子的戀母心理
孩子最需要培養的是逆商
現在的孩子怎么這樣固執
父母容易忽視的10個心理誤區
別把孩子的“秘密”不當回事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方法培訓
|
快速閱讀培訓
|
快速閱讀軟件
|
站內搜索
|
網站地圖
Copyright(C)
記憶方法網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