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于燕:1、多動與多動癥是不同的,多動是兒童成長、發育過程中很自然的現象。多動,超過了一定的界限,有一些特殊的表現,就是多動癥了。多動是typeractive,多動癥現在定名為輕微腦綜合癥mied tcain Damage,由于多動癥與注意缺陷障礙有關,故又稱注意缺陷障礙癥Attention Deticit Hgperactive Disorder。
并不是多動的孩子都是多動癥孩子。美國精神病學會于1989年提出了診斷多動癥的新標準,有14條表現癥狀,如有其中8條,持續6個月以上,并影響發展,適應能力差,即可確診。根據你孩子的情況,現在還不能診斷為多動癥,當然要密切注意。
對待多動的孩子要給以充分的愛;不打、不罵;嚴格規定作息時間;表揚他從事安靜的活動;讓他多從事戶外活動,消耗一些體力;培養他多樣化的興趣;多動癥狀嚴重時,可帶到醫院去觀察,醫生也可能會給一點藥,對他會有好處。
12下一頁閱讀全文
2、孩子說臟話,肯定是源于模仿,他是不會天生就說臟話的。家里周圍雖然沒有人說臟話,但電影、電視、馬路上、公共場所、餐館等處,很可能有說臟話的。所以要注意給孩子提供良好的文明環境,杜絕模仿源。對已經形成的說臟話的毛病,要注意糾正,和他講道理,告訴他說臟話不好,家長不喜歡;在他說臟話時,不笑,表示蔑視;一天兩天沒有說臟話要大大表揚等。
3、膽小與性格有關,但主要還是環境造成的。不一定父母嚇唬過他、約束過他,他才膽小。有時偶然一只毛毛蟲掉在手臂上,會使他駭怕毛毛蟲;有時走著路,高樓窗戶里扔出一塊西瓜皮,也會使他怕廢棄物;有時過馬路,汽車忽然按喇叭,還會使他怕大聲音。當然,被狗咬過,被貓抓過,也會使他怕狗、怕貓。
孩子膽小,家長要給他講道理,告訴他有些并沒有什么可怕,有的要注意躲避。家長本人也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現不必要的膽小,時間長了,孩子逐漸長大了,也就不膽小了。
診斷多動癥的14條表現是:
(1)手和腳不停地動,在座位上坐著也扭動,坐不住。
(2)即使在必須坐定的場合(如上課)也很難靜坐下來。
(3)極易受外界影響而分散注意。
(4)在集體活動或游戲時,不能耐心地等待輪換。
(5)別人問話尚未結束,便已搶答。
(6)不會按他人指示做事(不是故意違抗)。
(7)在玩或做作業時,不能持久地集中注意力。
(8)一件事尚未做完,就去做另一件事。
(9)不原做需要維持心智活動的任務。
(10)說話太多,要求太多。
(11)常常打斷他人的活動,或干擾他人的學習、工作。
(12)人家對他講話,他往往沒聽進去。
(13)學習時必需的用品,如書本、作業本、鉛筆等,常常丟在學;驔]有帶到學校去。
(14)往往不顧可能發生的后果,做出危險的行動,例如不左右看,就沖到馬路上去。
12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612991.html
相關閱讀:如何緩解寶寶打針的疼痛
春節幼兒安全健康問題早知道
寶寶鼻塞打噴嚏 可能是患過敏性鼻炎了
盛夏季節 預防寶寶中暑吃什么好?
春季補鈣 謹防寶寶 重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