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逆反心理不是一種異常現象,它是由于父輩和子輩之間價值觀的不一致而產生的正常的心理過程。一般來說孩子在發育的過程中會有兩個逆反期。
第一反抗期是在三四歲的時候,這個時候由于兒童自我意識的發展,說話、運動、認識事物能力的發展,他會感到有些事情自己可以做了,所以跟父母親的教育觀點就會產生沖突。第二反抗期是在青春期前后。從心理發育的角度來說,這都是孩子的正常心理發展。但對父母親來說,會覺得孩子在對抗自己。
邁向自立第一步
孩子逆反期的表現各不相同,在父母看來是“逆反”,對孩子來說卻是邁向自立的第一步。在這之前孩子都是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現在卻是在嘗試自己的方式。這時期父母和孩子的關系是將來孩子長大以后父母和孩子關系的基礎,所以父母要正確對待。
想做就讓他做
如果孩子想自己做,就讓他自己做,即使做不好,也不要批評他,要跟孩子一起找原因。當孩子說“討厭”、“不”時,要問問孩子“為什么討厭?”“你想怎么做?”孩子還不能很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可能會突然生氣,這時父母要忍耐一些。如果有逆反心理,要求得不到滿足就會大發脾氣或大吵大鬧。這樣持續下去,不但不能形成很好的個性,還會導致不良行為的產生。
逆反期也就是孩子的自立期,父母或許會著急,但請放心,因為這是孩子的必經階段。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629153.html
相關閱讀:你會吸引孩子和你說話嗎
家長18種做法毀掉孩子自尊
怎樣對待早熟的孩子
你剝奪了孩子創造表達愛的機會了嗎
強勢母親對孩子的心靈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