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愛你
經常將“愛”字掛在嘴邊,提醒孩子:父母喜歡你,會永遠支持你。處在愛的包圍中的孩子,一方面感覺到愛的溫馨,另一方面也自覺不自覺地學會了愛的傳遞,愛父母、愛老人、愛他人。也有益于孩子形成開朗的性格。
二、不要緊
鼓勵孩子大膽嘗試,積極參加各項活動,即使做錯了事,說錯了話,也不要緊,父母不會打罵你,相反,會為你感到驕傲。這樣就會培養孩子膽子大,有主見。
三、你真棒
經常表揚孩子,這樣做的好處是讓孩子自信心大增,保持一種積極向上的心態,對克服困難充滿勇氣和動力。
四、別害怕
常說:“別害怕,有我呢!”借此鼓勵孩子膽子再大一點,多參加學校活動,多上臺發言,碰到老師要主動問好,并經常請假陪孩子參加各項活動,給孩子壯膽,有時也身體力行地與孩子一起做游戲。
五、再想想
現在的孩子做事常沒耐性,碰到一點困難就停步不前、半途而廢,或毛毛躁躁、丟三落四,此時叫孩子“再想想”,借以啟發孩子開動腦筋,并在學習中追求完美,不留遺憾。
六、勤奮點
有一句話叫“夸聰明不如夸勤奮”!翱渎斆骺赡軙尯⒆赢a生驕傲心理,過分迷戀自己的腦袋,一旦?到挫折,腦袋瓜“不靈光”時,孩子就會失去動力。“夸勤奮”則讓孩子認識到,即使自己在某些方面先天不足,通過勤奮努力照樣能夠成功。
七、謝謝你
孩子也是人,也有自尊心,只要為大家做了事,他們就應該得到尊重。父母的言傳身教,會讓孩子從小就養成良好的習慣,在得到別人幫助的時候,懂得說一聲“謝謝你”,并懂得回報愛心。
如何做家長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時代的發展,我國獨生子女群體的崛起,
我們對子女的教養問題已表現出前所未有的興趣和關注,
特別是對如何做稱職的家長尤為重視。
我們在“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這一講中指出,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也是終身之師,
所以家長要勝任教師這一角色。孩子喜歡什么樣的父母呢,
很多學者都做過調查研究,在此方面,
美國學者R、F尼赫茨為了弄清孩子對自已的父母究竟有什么要求,
調查了十萬個孩子。其中,有10條最有影響
1、孩子在場,父母不要吵架
2、對每個孩子都要給予同樣的愛;
3、父母之間互相謙讓,相互諒解;
4、任何時候,父母都不要對孩子撒謊;
5、父母與孩子之間要保持親密無間的關系;
6、孩子的朋友來做客時,父母要表示歡迎;
7、對孩子提出的問題,父母要盡量予以答復;
8、在孩子朋友面前,父母不要講孩子的過錯;
9、注意觀察和表揚孩子的優點,不要過分強調孩子的缺點;
10、對孩子的愛要穩定,不要動不動就發脾氣。
以上10條要求,即有孩子對父母以身作則起榜樣作用方面的要求,
也有孩子對父母教育方式方法上的要求。1984年,
全國少年兒童工作協調委員會向全國家長發出倡儀,
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爭當好家長活動,提出了五條標準:
1、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質,做子女的好榜樣。
2、積極參加家長學校的活動,學習撫育、培養、教育子女的科學知識。
3、愛護子女,耐心誘導,不放任,不嬌慣,不打罵。
4、積極配合學校(托兒所、幼兒園)社會對子女進行教育,在農村的家長要保證適齡子女入學。
5、培養子女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631131.html
相關閱讀:孩子出現口吃時的教育對策
1歲7-8個月寶寶愛看的書
孩子發燒夜間如何護理
家長如何培養出能說會道的寶寶呢-
把孩子培養成一個演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