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幼兒性教育尺度到底大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性別教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近日,有網友在某論壇上貼出了一套名為《我從哪里來》的繪本翻拍圖,讓家長能夠以看圖說話的方式回答孩子“我從哪里來”的問題。圖片引來不少網友“通俗易懂”的稱贊,但其中兩張涉及性交與孩子出生的圖片,引發了網友對幼兒性教育的尺度討論。

  “幼兒科普帖”引發悲催回憶

  “媽媽的卵巢制造卵子。卵子的形狀圓圓的,像個荷包蛋。”“爸爸的睪丸制造精子。精子的形狀像蝌蚪,頭尖尖,尾巴長長。”配合這些文字的,是圖畫里媽媽和爸爸赤裸的身體。近日,一位網友在某論壇上貼出了一套名為《我從哪里來?》的繪本翻拍圖,敘述精子和卵子如何結合,直到寶寶如何出生。

  如此“通俗明了”、“實事求是”的圖片,立即引來不少網友的叫好,也讓他們想起了自己童年的“悲慘”遭遇。網友“家里蹲美帶子”說:“我小時候問我媽媽,我怎么來的,我媽說是垃圾桶里撿來的。我一度傷心了好久!”

  在網友們七嘴八舌的補充下,“撿孩子”的地點立刻豐富多彩除了出現最多的垃圾桶,還有漁船、公園、醫院門口、廁所,最有才的是一位網友的父母,竟想到了“月亮上”這一充滿玄幻色彩的說法,這位網友在看了《超人》電影后結合自己的“離奇身世”仰天長嘆,“為什么是月亮,而不是氪星呢?”

  除了“被撿來”的,也有網友被說成是“爸爸生的”。網友“meggiew”說:“我爸說我是從他胳肢窩里生出來的,我到初中都以為是爸爸生我的。”當然,被以“面粉捏的”、“石頭里蹦的”等忽悠了小半輩子的也大有人在。

  性教育,從幼兒園開始

  如今,“撿來的一代”升級做了父母,正要或者將要面臨自己的孩子提出同樣的問題:“我從哪里來?”“早點接受好,越是藏著越是容易豁邊。”“joyyenNew”的說法代表了大多數網友的觀點,大家普遍認同,對孩子的性教育,宜疏不宜堵。

  “太贊了,必須打印下來,留著教育我兒子。”網友“小蜜蜂bb”留言感慨,“國內的兒童讀物選擇確實太少了,來來去去內容千篇一律,不是認字就是識圖,古板沒新意,現在都買外貿書給兒子看了。”

  另一位網友“成績絲寒”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他覺得這組圖畫很細致入微地描述了寶寶出生的過程,完全能讓孩子懷著濃厚的興趣盡釋疑惑,“而且這個過程中孩子還能更理解爸爸媽媽的關系,也許就不會做出跟爸爸爭媽媽之類的舉動了。”

  “對于孩子的性教育,家長應該保持主動”。一位自稱從事幼教研究工作的網友“天明”在帖后留言表示,面對孩子提出的關于性的問題,其實往往是父母自己想得過多,才羞于回答或者含糊其詞。其實,孩子的想法很簡單,父母正確的做法就是自然真實、簡單明了地告訴孩子答案。

  “尺度過大”引爭議

  不過,也有部分網友認為帖子里這套圖片的尺度有點大,比如其中對父母性器官看圖說話式的介紹,尤其是兩幅有關性交場面和孩子出生過程的圖片,讓不少父母網友覺得難以接受。

  “我擔心講得越多,孩子會問得越深入,到時候不可收拾,更怕他不分場合提到那些畫面和字眼,實在會太尷尬了。”網友“skill1”說上述兩幅圖畫她會刪掉,然后再給寶寶看。此外父母們更大的擔憂則是來自寶寶們的模仿天性,“萬一給他看了這些,到幼兒園里會不會模仿?”

  對此,日前這套圖片的出版者、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的教育組主任李明英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做了回應。她表示,這組圖片主要針對3-6歲的孩子設計,用圖片是為了讓孩子更好地理解內容。“關于尺度大的問題,我們建議家長分階段讓孩子學習。”李明英建議,家長在對孩子進行性教育的同時,可以告訴孩子性交是相愛的兩個成年人的私密行為,小孩不應該模仿,“對于孩子的好奇心,要平常心視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636011.html

相關閱讀:肛欲期的表現有哪些
“性早熟”有哪些異常特征
小孩愛玩“小雞雞”怎么辦 父母該如何糾正
如何與孩子談論性問題
專家認為性教育應始于5歲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