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每個小孩其實都有著自己的自尊,但是我們常常在不經意間傷害到了他們,F在小編就來給家長講講怎么才能夠讓孩子有一個快樂無憂無慮的童年。
每個家庭都會有這樣的時刻,因為我們常常在生活瑣事繁多時,無意就將“責備”下發,特別在以下六個時刻,請重點關注,別責備孩子。
一、大庭廣眾下
去超市常會看到,孩子為了要一件物品央求,很多家長采用的方式是拒絕以及大聲指責,結果導致孩子傷心委屈大哭大鬧。如果可以,把孩子哄到安靜的地方,與孩子好好談談。
再小的孩子,也都有了自尊及人格,應盡量避免在眾人面前指責孩子,更不可把孩子的事當成笑話講。當然遇到他人對自己家的孩子這樣責備,也請嚴肅告知并阻止這種行為。
二、正在吃飯時
電視里常有這樣的情節,嚴格的家長在就餐時指責孩子:“你今天做了XX錯事,以后不要再這樣,不然我對你怎么樣怎么樣。”這個時候,常?吹胶⒆訒鷼,把筷子摔在桌子上,不吃飯進屋了。
吃飯的時候,盡可能不要去責備孩子,這樣會導致孩子的腸胃虛弱,有些孩子剛吃得半半的,會哭泣大聲,之后可能會發生嘔吐等狀況,這都是對孩子身體心理都不利的,家長應在飯后,慢慢的開導教育。
三、孩子生病時
孩子生病時,因為身體的不適,可能會有固執、愛發脾氣等癥狀,但此時,也恰恰是孩子最需要安全感、關愛與包容的時刻。不要因為孩子不愛吃藥,或去醫院排隊等候心煩等事項責備孩子,因為悲傷常常會影響身體的康復,而你的不關心更會讓他心灰意冷。
四、高興時
一家人正高高興興的說著話,一堆朋友正樂在其中,可能孩子在這其中說錯了話,做錯了事,如果不是嚴重事項,請不要馬上指責孩子,大可事后與孩子好好溝通。
五、已知錯或很悲傷的時候
很多孩子,已經知錯愧疚了,此時如果家長指責謾罵,大多會讓孩子從此變得更“壞”。家長應傾聽孩子的想法,重要的是告知他下次要當心就好。
孩子已經很悲傷了,家長就不要再指責了,好好的擁抱孩子,讓他感受父母無條件的愛吧。
六、要睡覺時
睡覺前責備孩子,會導致孩子情緒不佳、無法入睡、做噩夢等情況,這些勢必會影響到孩子的第二天,常常這樣會讓孩子的壞情緒不斷蔓延以及形成習慣。當然,睡眠不足對于身體的影響就不言而喻了。
小編發現,如果真的做到以上這些時刻不指責孩子,基本指責孩子的概率就很小了。孩子的成長路中,我們不僅要懂得照顧孩子的身體,更要懂得讓孩子的心理健康得以良好發展。
讓孩子有個快樂的童年,關注,早教育兒早知道。還可以關注我們隨時獲取最新最熱早教知識。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648778.html
相關閱讀:對待孩子好壞行為家長要獎懲分明
糾正孩子磨蹭拖沓的習慣!
當心孩子的四大高危性格
想要帶孩子去塞班島,有什么比較好玩的地方嗎-
鼓勵“幫倒忙”的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