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寶寶的臀紋不對稱是病嗎?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健康育兒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細心的家長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如今的幼兒體檢多了一個“奇怪”的新項目,寶寶接受體檢時,醫生都要翻身看看寶寶的屁股,如果寶寶屁股上的紋路對不齊,即會被告知必須到?漆t院進一步檢查。這讓很多新爸爸、新媽媽很奇怪,更讓爺爺奶奶們摸不著頭腦!斑@屁股大小也成了病?”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兒童骨科專科醫師怎么說。

  問:臀紋不對稱是病嗎?

  答:臀紋不對稱是嬰幼兒髖關節發育異常的早期信號之一,與此類似的信號還有分腿緊、兩腿不一樣長等等。這些信號往往提示寶寶可能存在早期的髖關節發育異常,需要?漆t生進一步檢查,以明確有無這一疾病的存在。

  這一疾病在醫學上的名稱叫做“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英文簡稱DDH。這個名稱是嬰兒及兒童期先天性或者發育性髖關節結構異常的統稱,其中包含有髖關節發育不良、髖關節半脫位和髖關節全脫位。

  問:髖關節發育不良(DDH)普遍嗎?有多嚴重?

  答:DDH是目前已知的嬰兒期最常見的骨骼肌肉系統(兒童骨科)疾病,通常認為該疾病的發生率在0.1-0.3%左右。這個數據單獨看好像不大,但是大家知道嚴重威脅女性健康的乳腺癌的發病率是多少嗎?1992年上海的女性乳腺癌發病率統計數字僅為10萬人中約25.6例,兩者相差何止千倍!

  嚴重的髖脫位病例即使接受骨科手術矯正治療,有些患兒也始終難以避免下肢不等長、跛行、髖關節活動受限,以及提前發生的創傷性關節等后遺癥。有學者認為成年女性的退行性關節炎中,約有半數緣自于嬰兒期未能發現的或者治療不滿意的DDH。

  問:DDH是怎么發生的?

  答:兒童骨科醫生一直在尋找DDH發生的機制,目前包括上海兒科醫院在內的多家研究機構,通過系列動物實驗已經成功獲得了老鼠、兔子等DDH的動物模型。但目前尚無一種學說能夠完全解釋我們的臨床發現。通常認為DDH可能和某些因素有關系或者有關聯,但是具體到每一個寶寶身上,卻很難明確具體的致病因素。

  ◆高危因素女嬰、臀位分娩、關節松弛、家族史、第一胎等病史。有些明確的問題也會使DDH的發生率升高,例如:肌性斜頸、前腳掌內收(馬蹄內翻足)、羊水過少等。

  ◆早期癥狀臀紋不對稱、大腿紋路不對稱、分開大腿很困難、給孩子把尿或者活動下肢的時候經常感到有“咯噔”一下的情況以及下肢不對稱的情況。

  問:DDH是先天性的嗎?會遺傳嗎?

  答:通常在新生兒的體檢中能夠發現一定比例的可疑DDH病例,但這些孩子在后天的發育過程中有一定比率能夠自愈。臨床流行病學發現,在給新生兒包“蠟燭包”或者把女孩小腿捆綁起來等習慣的區域或民族中,DDH高發,例如北美的印第安部族,我國北方部分地區等。反之,在非洲或者我國南方部分地區,由于天氣炎熱,家長把孩子下肢分開來抱的地區,DDH的發病比率明顯低。這些現象使我們很難用先天性來解釋。因此,現在的醫學命名用“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替代了曾經沿用的“先天性髖關節發育不良”。

  關于遺傳的問題,我們在研究和臨床診治中也發現了有趣的現象。有學者認為主導下肢發育的HOX系列基因組可能與DDH的發生有關,但是具體的發生機理還有待進一步研究。而臨床方面,在歐洲和美國,如果直系親屬中有DDH的發生,那么孩子在新生兒期就必須接受專科醫師的正規檢查已經被列為診療常規。上海是在兒童保健檢查中率先開展DDH篩查的城市之一,目前已經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晚期的嚴重的必須接受矯形手術的病例正逐年明顯減少。

  問:醫生通常需要對寶寶做些什么?

  答:通常我們兒童骨科專科檢查主要包括詢問病史、體格檢查、影像學判斷三個部分。

  病史詢問往往包括孕期、分娩情況以及家族史等,尋找DDH的高危因素。

  體格檢查包括雙下肢的全面觀察和檢查,通常我們需要進行一個檢查——“外展試驗”,有的家長開玩笑叫“青蛙操”。就是把寶寶兩腿先伸直并攏,再并攏膝蓋彎曲起來,然后把兩個膝蓋分開把寶寶的兩個腿像青蛙腿一樣分開下壓,正常情況下至少能夠下壓80度,如果不能或者存在高危因素,我們會建議寶寶做一個影像學檢查。

  目前影像學檢查包括2種常用的方式:一種是髖關節B超檢查,另一種是骨盆的X線拍片檢查。通常建議4個半月以下的孩子做個B超,如果孩子年齡大于6個月,則建議做X線拍片。如果孩子早期B超結果正常,但是存在明確的DDH高危因素,夾依據歐美研究經驗,推薦在孩子6—7個月左右再到門診隨診,必要時復查X線攝片,直至孩子能夠正常行走,而且步態良好和X線片正常。

  問:DDH的孩子要怎么治療?何時開始最好?

  答:DDH根據病情的輕重不同,通常分為髖關節全脫位、半脫位、髖關節發育不良等三種程度。根據目前臨床治療的原則,一般采用的方法有:早期的嬰兒吊帶(RB帶、Pavlik吊帶)、雙層髖尿布法+分腿蛙式抱姿、外展蛙式石膏固定(不能拆卸)、外展蛙式固定支架(可拆卸),晚期病例需要入院手術治療。?漆t師會根據孩子的病情,結合自己的經驗,推薦最佳的治療方式。當然,嚴重的病例,以及晚期發現的病例均需要進行骨骼矯正的手術。

  臨床治療中,倡導早期治療的原則。因為這時孩子的骨骼和關節比較稚嫩,可塑性強,早期治療的效果在臨床也已得到廣泛認可。但時常發現家長在心理上比較難以接受,通常?漆t師需要向家屬耐心解釋。

  通常的早期治療主要指孩子在學走路之前的階段開始治療,我們通常以18個月為臨床治療的分水嶺。18個月以前以保守治療閉合復位石膏固定為主。18個月以后可能面臨骨骼矯形手術的創傷。

  在保守治療的階段,以6個月前的治療效果最為肯定,這個階段治療方式簡單,孩子痛苦小,治療周期短,效果比較肯定。當然,如果能夠在新生兒階段發現問題,治療效果就更加肯定了。

  【溫馨提示】

  部分家長采取逃避或者不接受現實的態度,不可取。大量的臨床資料證實:發現問題越早,治療周期越短、孩子遭受痛苦越少、治療效果越肯定、家長的經濟負擔也越少。

  問:孩子過了18個月,就只能開刀矯正了嗎?

  答:孩子的年齡只是治療的重要參考指標之一,這個指標不是絕對的。通常18個月以上的,重度髖關節脫位的病例,往往需要骨骼矯形手術(開刀矯正)。但是,部分開刀的病例可能面臨術后股骨頭壞死以及關節僵硬不能活動等問題,因此對于開刀我們持相對謹慎的態度!叭绻袡C會閉合復位,只要能夠爭取,我們就會盡全部努力!边@是兒科醫院骨科遵循的治療原則。畢竟,孩子才是承受風險的主體,同時很多開刀后遺的問題往往需要通過二次手術來解決,因此,家長們在決定手術之前,請一定要反復認真考慮,慎之又慎。

  (作者馬瑞雪張網林均為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骨科醫生)

  需要特別提醒各位家長的是:

  ■要重視寶寶的屁屁,因為“臀紋不對稱”是嬰兒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DDH)的重要早期表現之一。

  ■發現可疑問題時,不要驚慌,可以到?漆t院尋求醫師的幫助。

  ■早期明確診斷,爭取早期保守治療的有利時機,這樣才是正確的態度。讓寶寶的肢體發育不要輸在起跑線上!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668024.html

相關閱讀:寶寶鼻塞打噴嚏 可能是患過敏性鼻炎了
春季補鈣 謹防寶寶 重口味
如何緩解寶寶打針的疼痛
春節幼兒安全健康問題早知道
盛夏季節 預防寶寶中暑吃什么好?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