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幫助孩子性教育啟蒙的小游戲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性別教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兒童的性活動通常以游戲的方式表現出來。性別認同是兒童性意識發展的最初表現,性游戲則是兒童性意識發展過程中幼稚的表現。

1、假扮醫生檢查。到了六七歲,兒童已清楚意識到性別的不同,這是有時互相觀察裸體的原因。他們模仿醫生量體溫,借以察看異性孩子的身體。

2、扮新郎新娘。孩子逐漸感覺到夫婦的存在、結婚等,三四歲的孩子有時會對父母或自己眷戀的人說:“我們結婚吧”。有時男女孩子在一起玩“結婚”游戲,男孩當新郎,女孩當新娘,性別角色絕不會顛倒換位。

3、過家家。4-6歲已知道嬰兒是由父母兩人所有,但并不知道怎么會有孩子。男女幼兒在一起玩耍時,會提出我們生個孩子吧,于是女孩將布娃娃放在褲腰里,兩人接吻擁抱后,女孩取出娃娃說:“我當媽媽,給孩子喂奶,你當爸爸,帶孩子玩耍………”

4、吵架扭打。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男女兒童無緣無故發生爭吵現象,如有一個同性伙伴被異性伙伴欺侮,便會發展成同性和異性兩伙人之間的爭吵。

5、扒褲子。較多的出現在男孩子中,尤其是夏季,相互開玩笑,你扒我的褲子,我扒他的褲子,比較觀看對方的生殖器。

用“過家家”游戲來舉例:

“過家家”是一種創造性的游戲,孩子在表演、編排情節的過程中不斷地創新,從而促進智力的發育。

1、“過家家”與性別角色的教育有關

給孩子安排在游戲中正確的位置上,讓孩子充分地表演。在這一過程中,家長可以了解孩子對自己(爸爸或媽媽)的感受(正確的或錯誤的),及時地給予指導,即告訴他:做爸爸應該如何、如何……做媽媽應該如何、如何……

2、“過家家”可以促進孩子增長與人交往的知識

孩子通過“過家家”游戲,與游戲中的“家人”密切接觸,他(她)們也會相互擁抱,甚至接吻,向家里其他人示好。孩子這種天真純潔的感情流露對于成年后的性表達能力有很大的幫助。

3、“過家家”游戲讓孩子們學習承擔責任

在“過家家”的游戲中,孩子們將演繹家庭生活的不同片斷,養育孩子就是其中的一幕。著名的美國芝麻街節目制作者,曾制作了一套“少年性教育”片,其中就有主持人安排男女少年領養“替代娃娃”兩個星期的片斷。兩個星期后,這些臨時的爸爸、媽媽暢談自己的感受,有的說“我想我自己是非常熱愛孩子的”,有的則說“哎呀,太麻煩了,我以后可不能要孩子”,更多的是體會到“少女懷孕”決不可取。可見,這樣的預演,對一個人今后生活的指導,受益匪淺!

4、通過孩子在游戲中的表現,可以及時發現將來可能向不良發展的問題,并給予及時的糾正。這些問題主要為:

a、 男孩強行扒看女孩子的生殖器官。

b、 男孩和男孩,女孩和女孩之間扮演生活中的男、女角色。

c、 數個男孩與單個女孩扮演夫妻生活或數個女孩與單個男孩扮演夫妻生活。

d、在男孩與女孩扮演夫妻的過程中,“鬼鬼祟祟”東躲西藏,認為自己扮演的事是見不得人的。

孩子是家長的一面鏡子,通過孩子的游戲,家長可以發現自己的優點和不足,及時修改自己的行為。家長還可以親自參加到游戲中,如扮演“布娃娃”的爺爺、奶奶,與孩子在游戲中增進感情,教授知識。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668091.html

相關閱讀:專家認為性教育應始于5歲
肛欲期的表現有哪些
如何與孩子談論性問題
小孩愛玩“小雞雞”怎么辦 父母該如何糾正
“性早熟”有哪些異常特征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