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幼兒大多是獨生子女,家庭物質條件優越,爺爺奶奶關愛備至,父母心疼不已。應該說,他們是生活在天堂里了?墒,長輩的溺愛,缺少玩伴,家長期望值太高,結果不少幼兒也出現了心理問題。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奧地利著名的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認為,幼兒早期的經歷非常重要,很多人的心理障礙與心理疾病都可以追溯到童年早期(特別是五歲以前)所遭受的挫折。童年早期所經歷的創傷或挫折若沒有得到及時地解決,幼兒就會痛苦,受到壓抑,負性情緒潛藏于幼兒的內心,形成無意識。隨著幼兒的成長,再次遇到挫折時,潛藏的負性情緒被現實所激活,孩子就會產生心理疾病?梢姡變浩诘男睦斫】到逃嵌嗝吹闹匾∮變盒睦斫】到逃饕男﹥热菽?
一、環境適應教育
隨著幼兒的成長,他們逐漸走出家庭,生活環境越來越廣闊。當然外面的環境與家庭小環境還是有較大的差別的,因此,必須對幼兒進行環境適應教育,讓他們逐漸適應幼兒園、培優班、青少年宮、圖書館、公園、商場等環境。
二、人際關系教育
隨著幼兒生活環境的擴大,他們面臨的人際關系也就越來越復雜。相應地要對幼兒進行人際關系教育,包括:親子關系教育、師幼關系教育、同伴關系教育等等。
三、學習困難教育
幼兒入園之后,學習就是幼兒的一大任務了。有些孩子沒有意識到學習,或者沒有掌握合適的方法,而產生了學習困難,因此,必須加強針對性教育。
四、情緒情感教育
3-6歲的幼兒,情緒情感正處于迅速發展之中,如何發展積極情感,避免消極情感是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個重要課題。
幼兒期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關鍵時期,對孩子進行環境適應、人際關系、學習困難與情緒情感等方面的教育,有利于培養身心健康的幼兒!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732581.html
相關閱讀:你剝奪了孩子創造表達愛的機會了嗎
你會吸引孩子和你說話嗎
怎樣對待早熟的孩子
強勢母親對孩子的心靈傷害
家長18種做法毀掉孩子自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