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寶寶患佝僂病的6大誤區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健康育兒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誤讀1:補鈣就可預防佝僂病

  蘇宜香教授說,佝僂病有許多種,最常見的就是“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醫學上對該病的定義是“由于兒童體內維生素D不足致使鈣、磷代謝失常的一種慢性營養性疾病”。所以說這種病和補鈣是沒有關系的,家長給孩子吃再多的鈣劑也是沒有用的,如果體內的維生素D不足就有可能患此病。致病因素很多,比如曬太陽少、食物中的維生素D少、生長過速,還有一些疾病、藥物的因素。

  誤讀2:肋骨外翻就是佝僂病

  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的特征是:由于鈣磷代謝失常,使得正在生長的骨骺端軟骨板不能正常地鈣化,而造成骨骼的病變。它的典型癥狀是,寶寶七八個月時頭會呈“方盒樣”,1歲左右肋骨呈“串珠”狀,手腕、腳踝處的骨骼增厚,就像戴著手鐲、足鐲一樣。這些典型癥狀也就是診斷佝僂病的依據之一。

  當然在這個病發病的早期,也就是寶寶6個月以內,會出現哭鬧、睡眠不安、汗多枕禿等癥狀,在寶寶開始站立、學走路時可能出現X形腿或O形腿。不過這些都不是佝僂病的特異性癥狀,比如寶寶睡覺蓋的太厚,引起出汗過多,同樣會出現枕禿。至于導致肋骨外翻的原因則更多,孩子肝臟過大、松緊帶的褲子提得太高,都可能出現肋骨外翻。寶寶出現這些癥狀,媽媽不用太過緊張,佝僂病的診斷還需要依據生化指標來判斷。

  誤讀3:查微量元素就能診斷

  在廣州許多母嬰用品店門口,就有人提供儀器可以免費為寶寶們檢查鈣、鐵、鋅等微量元素。一旦查出寶寶鈣偏低,工作人員就會告訴媽媽寶寶可能有佝僂病。有些媽媽會帶寶寶去醫院,醫生會給寶寶開血鈣的檢查來判斷是否是佝僂病。

  這些檢查真的能診斷佝僂病嗎?蘇宜香說,這些檢查都不能做診斷依據,診斷佝僂病的生化指標是看“血清25-(OH)D”的多少,這才是一個可靠的指標。不過這個檢查在許多醫院還沒有普及。家長最好帶孩子去有佝僂病?频尼t院去做檢查,以免被誤戴佝僂病帽子。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733058.html

相關閱讀:春節幼兒安全健康問題早知道
盛夏季節 預防寶寶中暑吃什么好?
如何緩解寶寶打針的疼痛
寶寶鼻塞打噴嚏 可能是患過敏性鼻炎了
春季補鈣 謹防寶寶 重口味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