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們通過各種渠道得知,美國和加拿大小學都鼓勵家長到學校和孩子們一起讀書,但這只是北美早期閱讀系統工程的一部分?偨y、國會、專門委員會統一行動,甚至出臺法案推廣閱讀,早期閱讀是不折不扣的國家工程。
隨著對北美閱讀體系的了解,越來越發現,美國、加拿大小學對閱讀高度重視的背后,有更深厚的背景:不僅有專家團隊,有資金支持,更有國家法案在支撐。也因此,有人說閱讀是北美基礎教育的靈魂、是一個浩大的國家工程。
據資料顯示,美國對早期閱讀的研究始于20世紀50年代。1966年,美國華盛頓特區一位補習教師發起了以幫助貧困兒童為主的“閱讀是基礎”(ReadingIsFundamental)活動,幾年后得到聯邦政府的財政支持,從此成為美國的一項長期運動。1983年,美國開展基礎教育改革,其中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成為重要內容并開始實施“早期閱讀優先”(EarlyReadingFirst)計劃。這一計劃的目的是提高學前兒童的閱讀能力,為后續學習奠定基礎。但在此期間,閱讀并沒有得到廣泛重視。這一點,我們從《第56號教室的奇跡》中所反應的閱讀在當時學校中的地位已經可見一斑。
到1994年,全美教育進展評估委員會(theNationalAssessmentofEducationalProgress)進行了一項統計,結果顯示,美國四年級的學生有40%達不到基本的閱讀水平,非洲、西班牙裔的學生比例更高。
這一數據成為教育改革的催化劑,1997年,克林頓政府作了《美國閱讀挑戰行動報告》(AmericaReadsChallenge),提出到三年級結束前達到獨立、有效閱讀的目標,并建立了一支由百萬公民自愿組織起來的輔導隊伍。這也是目前美國和加拿大小學普遍采用的方式。
1998年,美國國會通過了《閱讀卓越法》(ReadingExcellenceAct),并修改了《中小學教育法》(theElementaryandSecondaryEducationAct)的相關內容,閱讀在教育中的地位上升到法律高度。
在此期間,一系列非常重要的研究成果來自于著名學者組成的早期閱讀委員會。該委員會提交的早期閱讀教育問題的報告以及后續的研究成果,建立了美國早期閱讀的系統理論,使學前階段培養兒童早期閱讀能力具備了更加可靠的理論依據和實踐方法,在美國以及國際教育界引起了強烈反響。目前美國、加拿大學校中的很多具體方法都和這一組織的研究成果有關。
2002年,布什總統簽署了《不讓一個孩子掉隊》(NCLB)法案,其中既包括學前班到小學三年級(K-3)兒童的“閱讀優先”(ReadingFirst)計劃;也包括學前兒童的“早期閱讀優先”(EarlyReadingFirst)計劃,這使得閱讀教育法案更加深入和細化。
到了奧巴馬總統時代,延續布什總統的閱讀教育政策,并簽署《美國復蘇和再投資法案》(ARRA)。提出小學階段開展廣泛的閱讀活動,實施新的閱讀課程以及對教師強化培訓等。
因為政府出面抓閱讀,所以資金政策、資源配置以及配套服務等方面都得以最大限度的落實。從我們當時的切身感受看,兒童圖書館的資源得到了最有效的配置。圖書館不僅僅有完善的硬件,更有為推動閱讀而開展的各項活動,起到了輔助老師的作用。
一方面,社區圖書館有專門的閱讀老師組織定期的閱讀活動,尤其是在假期時更是通過頒發閱讀獎等方式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很多孩子的人生第一枚獎牌都是從社區圖書館獲得的。同時,社區圖書館還充分服務于社區的其他組織機構,比如社區圖書館對學校圖書館的活動就會給予大力支持,經常會有社區圖書館的老師參加學校圖書館的活動。
安妮當時所在學校、小寶當時在溫哥華參加的親子課也都得到了社區圖書館老師的支持。安妮剛上Kindergarten時,圖書館老師就到學校給孩子們講故事,邀請家長參加,現場可以給孩子辦理一張圖書館借書卡,還會得到與圖書館兒童活動相關的資料(圖1)。小寶的親子班,則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社區圖書館老師來做親子閱讀的示范。
各種閱讀機構及專業團體如雨后春筍,諸如美國閱讀協會等機構和大量具有豐富教學及兒童心理學經驗的專家,結合學校教育的具體特點提出了非常多的教學研究成果。這些成果不僅在美國學校被廣泛應用,在加拿大學校也很快得以推廣。我曾在《不能錯過的英語啟蒙——中國孩子的英語路線圖》中介紹過的“IPICK選書法則”以及“DailyFive”教學法就是美國研究成果在加拿大應用的實例。
在全民推閱讀的活動中,為圖書館及學校提供閱讀產品的大出版集團也是功不可沒。大量符合兒童認知和心理的圖畫書極大地調動了孩子們的閱讀興趣,總有好玩的書可看成為安妮每天生活的最大樂趣。在一個閱讀級別上有幾千種書可供選擇,這對孩子們是非常厚重的支持。
一方面,有大量家喻戶曉、每個孩子都耳熟能詳的經典兒童書走進了孩子們的心靈;另一方面,多種不同方向而且符合不同孩子興趣的個性書供孩子們選擇。比如一個喜歡Fairy的小女孩,同類的書就有幾百上千本。而不喜歡這類主題的孩子,在別的主題上則可以有同樣多的選擇。
記得安妮在整個一年級幾乎所有的閱讀內容都是圍繞著Fairy來的,看書、模仿書中的人物、買各種仙女類的服裝、畫書中的仙女是那一年孩子最快樂的事。不知不覺中,安妮完成了從圖畫書到章節書的過渡,這不得不歸功于出版社優秀圖書的功勞。
此外,在美國重視閱讀的國家工程中,還成立了大量的組織機構推進閱讀。比如美國閱讀團(America'sReadingCorps),由聯邦資助有經驗的閱讀專家及閱讀家教聯絡人,去提供教學、組織學校、社區閱讀計劃及召募訓練義工。美國還有一個家庭參與教育伙伴計劃(PartnershipforFamilyInvolvementinEducation,PFIE),由教育部的IntergovernmentalandtheInteragencyAffairs成立相關單位提供經費支持,對參與計劃的家庭和家長提供支持。
各學校的家委會組織非常多的家長加入到了學校閱讀教學的義工中來,這點從美國博友的記錄中都能得到直接的例證。而加拿大的閱讀活動力度雖然不如美國那樣轟轟烈烈,但是家長的參與也一直存在。學校里每天有十五分鐘的自由閱讀時間,邀請家長到學校和孩子一起讀書。有些需要對學生進行閱讀評級的,部分表格也是由家長填寫的。記得當時安妮班上的活動就是給自己讀、給同學讀、給家長讀。關于安妮流利閱讀的情況,當時就是由參加閱讀活動的家長反饋給我們的。在老師緊缺的情況下,孩子們閱讀活動的順利進展和家長義工們的參與是分不開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735093.html
相關閱讀:家長如何培養出能說會道的寶寶呢-
把孩子培養成一個演說家
1歲7-8個月寶寶愛看的書
孩子出現口吃時的教育對策
孩子發燒夜間如何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