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怎樣做個好家長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學齡前教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全國少年兒童工作協調委員會在1984年發出倡儀,號召在全國開展爭當好家長的活動,并為活動提出了五條標準:

1、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質,做子女的好榜樣。

2、積極參加家長學校的活動,學習撫育、培養、教育子女的科學知識。

3、愛護子女,耐心誘導,不放任,不嬌慣,不打罵。

4、積極配合學校(托兒所、幼兒園)社會對子女進行教育,在農村的家長要保證適齡子女入學。

5、培養子女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時至今日,這項倡儀已經過了十幾年,家長們對孩子的教育也更為關注,迫切地想把孩子培養成才,但是,在家長積極教育孩子的同時,孩子們也對家長提出了要求。

1996年《中國婦女報》組織了“中小學生八大煩惱”的社會調查,其中“我不知道怎樣向父母說出我的想法?”占“家長不能理解我”這一項的33.7%,居首位。其次是“家長只知道關心我的成績!薄拔蚁胱龅氖录议L總不讓我做”,“父母不相信我”等等,這些問題反映了家長與孩子之間缺乏溝通,家長們認為自己辛苦掙錢,在各方面滿足了孩子的要求,已經是個好家長了,但是孩子們對愛的要求卻不止這些,他們需要家長更多的理解。

美國學者尼赫茨曾就此調查了十萬個孩子,他們對家長提出了各種各樣的要求,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十條:

1、孩子在場,父母不要吵架;

2、對每個孩子都要給予同樣的愛;

3、父母之間互相謙讓,相互諒解;

4、任何時候,父母都不要對孩子撒謊;

5、父母與孩子之間要保持親密無間的關系;

6、孩子的朋友來做客時,父母要表示歡迎;

7、對孩子提出的問題,父母要盡量予以答復;

8、在孩子朋友面前,父母不要講孩子的過錯;

9、注意觀察和表揚孩子的優點,不要過分強調孩子的缺點;

10、對孩子的愛要穩定,不要隨意發脾氣。

東西方國家在教養孩子的方式上雖然存在著差別,但對孩子的愛心是一樣的。這兩項倡議,都是要求父母以身作則,起到榜樣的作用。教育專家關鴻羽為家長們介紹了通向孩子心靈的三條捷徑:理解孩子,了解他們心理;學會“心理換位”;經;貞涀约旱耐,保持一顆童心。

作為家長,你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不妨從自身的角度考慮一下,看看自己是否做到了上述要求,有沒有達到孩子提出的標準。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738641.html

相關閱讀:孩子學新事物家長應耐心
我家有個乖苗苗
幼兒閱讀內容應簡潔淺白
家有男孩,如何養更出色?
幼兒學國學要“學之有道”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