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假日,忙于給孩子們買玩具、送新衣的家長不少。父母應當給孩子什么?成都體育學院研究青少年體育的專家們提醒,家長們要注意培養孩子體育鍛煉的好習慣,將他們從高樓中“解放”出來,保證孩子每天有一個小時的體育活動時間。
成都體育學院郝勤教授指出,面對社會競爭,當前兒童智力成年化情況嚴重。奧數、鋼琴、書法、繪畫等重擔壓在孩子的身上,犧牲了孩子的戶外活動時間。
當前一些青少年心理問題多,其根源還是由身體健康問題引起的。孩子們的靜態活動增加,身體運動減少,兒童時期神經興奮沒有得到充分發育,導致青春期孩子的情緒控制及疏導能力差;同時,缺少體育活動,體內能量得不到有效釋放,不良情緒難消除,容易產生多動癥、情緒不穩定、心煩、不愛與人交往等問題。從身體角度看,由于缺乏體育鍛煉導致的肥胖癥已成為城市兒童的通病。此外,還存在肺活量呈下降趨勢以及學生近視發病率居高不下等問題。
郝勤說,下樓去,到院子里找一塊空地,家長與孩子們一起做體育活動,共同游戲、鍛煉,是非常有必要的。
調查發現,體育技能好的孩子,常常得到家長的支持與鼓勵。有的家長情緒高時,才帶孩子參加體育活動,這不利于培養孩子的運動習慣。
郝勤認為,根據少年兒童的發育特點,在體育鍛煉中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多讓孩子選擇自己喜歡的項目,不要硬塞;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時間不太長,家長要有準備;在學習新項目時,不能要求過高,要讓孩子有成功感;注意教孩子們跑、跳等運動的正確姿勢;跑跳練習,最好在較軟的地面上進行;少年兒童不易過早從事力量型體育鍛煉;可多讓孩子做伸展肢體、彈跳、支撐自己體重和小負荷的力量練習,這對促進發育及增長力量有益。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zaojiao/1000548.html
相關閱讀:父母如何指導孩子交朋友
孩子以下四種行為,易被父母誤解
母親節 寶寶的感恩教育補上了嗎?
一位爸爸的反思:孩子越來越聽話,我卻犯愁了
父母常吵架 對孩子的傷害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