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請尊重孩子的內在節奏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親子活動 來源: 記憶方法網

  
什么事情都有其自身的節奏。彈琴、唱歌、戀愛、行房莫不如此。一個人的自我建構,也不例外。

  
對于這一點,很多孩子都給我留下印象。比如源和乖,盡管年齡還小,但他們是有自己一套的類型。尤其是本源更為典型。在我眼里,源很明顯是從內心而不是外在環境獲取能量的人,他對待外界是積極而開放的,但是他的認知方式特點是:只有他想清楚了,才能放開去做,故而會出現慢一拍的清況。這就是他的節奏,我們不能期望他即時即事的反應速度;在他已經開始思考如何應對一個問題時,我們最好閉口等待;在他正在消化我們提出的要求的時候,我們避免嘮叨和催促。

  
生活的鍛煉、年齡的增長,會幫助他更快地對很多事情作出判斷,但是他會是一個永遠力圖做“正確的事”的人,只有想清楚了才能放開做,這種認知風格和節奏是會恒定存在的。

  
還有就是頎。頎的世界里,幻想和現實是界限模糊且交織并行的,它需要走很長的路才能確定一條自己和這個世界恰當的連接方式?贪宓囊蠛筒荒蜔┑卮驍啵瑢τ谒赡鄣男难渴菫碾y性的,卻又是最常見的。幸好頎頎媽媽對教育的理解以及人生的積淀已能恰當應對,如果頎不是頎媽的孩子,我會替他暗暗涅一把汗。

  
理解孩子內在自我的節奏,很多事情就好說多了。如果我們沒有這個意識,如果我們只是任憑自己的主觀期望,如果我們無法擺脫從眾心,我們就很容易打破孩子內在的節奏,如果程度很重,就會造成孩子內心的紊亂,再嚴重就是心理疾病。

  
教育“education”來自于拉丁語“educare”, “educare”字面意思是“帶出來”以及“帶領到”。換句話說,教育就是把孩子本有的東西引出來并使之成長和展現他應有的面目,而不是說把我們想給的東西塞到孩子心里,使之成長和展現我們期望的樣子。

  
如果我們確認自己想幫孩子成為他更好的自己,而不是要求孩子符合我們的心意;那么,發覺并尊重孩子的內在節奏,就是一件必要到基本的事情。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zaojiao/1002243.html

相關閱讀:玩玩具,讓寶寶交往能力更進步
兒童遭到性侵的案件頻發,孩子如何自保(幼兒網編輯)
0-3個月寶寶的運動啟蒙
如何教寶寶讀書
你曉得如何讓寶寶輕松學數學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