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兒子竟然讓我滾出家門!”張女士眼淚汪汪的說。
張女士怎么也沒想到年僅4歲的孩子竟然對她說出這樣的話,對此她哭笑不得,又十分苦惱。更讓她擔憂的是:兒子的脾氣最近變得越來越大,小小年紀生起氣來連飯碗都敢摔!哄也哄過,打也打過,但是沒啥效果,兒子依然我行我素!
帶著一肚子苦水兒,張女士找好姐妹鴿子醫生訴說。鴿子卻一副司空見慣的表情,鴿子問她:“你最近和你老公關系怎么樣啊?”說到老公,張女士又來氣了,忿忿道:“別提那個家伙!我在家里忙死忙活的,他倒好,每天深更半夜的回家,好不容易早回來一次,卻跟大爺似的坐在沙發上,也不管孩子。這段時間,吵架都是我們的家常便飯了!”鴿子又問:“你們是怎么吵架的?說一說吵架的場景!睆埮幌伦有α,說:“鴿子你可真逗!吵架還能怎么吵!除了罵就是打了。實在氣急了,我就讓他滾出家!”
鴿子白了張女士一眼說:“這就對嘍,你明白你兒子為啥讓你滾了吧?母親的情緒和行為習慣對孩子的影響特別大!尤其是孩子年幼時,他會無意的模仿母親的行為。你的這種行為對寶寶是不利的!”想想這一陣自己暴躁的行為,張女士一陣臉紅。
很多初為人母的年輕媽媽在孩子教育上都會遇到像張女生這樣的問題:孩子不聽話,小小年紀吐臟話等等。殊不知,很大一部分原因都來自于母親。年幼的孩子對母親的依賴是非常大,他們的性格、行為習慣等受母親影響非常大!一個有“毛病”的孩子大多都是其母親性格或教育方式等問題的呈現,而一個優秀的孩子身后往往都有一位優秀的母親。
那么,做為母親,生活中怎樣做才能給年幼的孩子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呢?對此,鴿媽給出以下建議:
1.父母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吵架、說臟話。
2.父母要為人師表監督孩子的一言一行并及時糾正他們錯誤的地方。
3.磨礪他們性格粗糙的地方,教會他們用平靜的方式發泄怒氣。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zaojiao/1008783.html
相關閱讀:父母如何指導孩子交朋友
父母常吵架 對孩子的傷害最大
孩子以下四種行為,易被父母誤解
一位爸爸的反思:孩子越來越聽話,我卻犯愁了
母親節 寶寶的感恩教育補上了嗎?